盛萱苦笑,所以就隻能虧待自己了。
盛萱好不容易走到諸遂洲的辦公室,卻見諸遂洲背對着大門,站在窗戶邊上不知道想幹什麼,窗戶打開着,他可以輕松爬上半人高的牆——
“遂洲!”
盛萱這一喊用盡了全身力氣。
“别做傻事,别做!”
她沖上去抱住諸遂洲,諸遂洲慢慢轉身:
“……你以為我會跳下去?”
盛萱沒回答。
剛才就有人在她面前跳樓摔死,她不得不多想。
“自殺有用的話我會那樣做,但自殺是沒用的,就算我死了那些債務還是壓在你身上。”
自己是要做大事的!
諸遂洲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問題。
商都亞細亞如今經營紅火,證明了他的眼光和判斷,零售百貨業在商都有利可圖。
從1988年到1991年,瓊島房地産的火爆,也證明了他的眼光。
但他缺了點運氣。
等他發現了不對勁時,已經來不及撤離瓊島。
在“十六條”規定出台之前,‘揚帆地産’名下囤積的土地面積超過千畝,市場總價十幾億,如果将地皮全部脫手,‘揚帆地産’可從中獲利好幾億……幾億呀,1991年的幾億華币,有這樣一大筆流動資金,杜兆基以前說要把‘亞細亞’打造成連鎖百貨商場的計劃都能實施了,還不用從哪裡拉投資,隻靠‘揚帆地産’出資就行。
那時候,他為什麼不那樣做呢?
因為瓊島這邊炒地皮賺錢太容易太快,諸遂洲已經看不上零售百貨業了。
“十六條”規定出台太快,瓊島的地産業也涼得太快,市場的崩塌猶如雪崩,快到諸遂洲來不及賣地。
唐元越打算從短線轉長線,反正裕華已經收回了成本,沒賣掉的地皮可以留着,等瓊島的地産行情重新回暖時再開發。
諸遂洲卻不能這樣做。
因為‘揚帆地産’買地的錢全是從銀行貸款!
銀行遵從國家政策不再向瓊島的地産公司房款,一方面收緊貸款,另一方面也要收回放出的貸款——這一查,幾大國有銀行都驚出了一身冷汗,不知不覺中,它們居然在瓊島貸了這麼多錢出去,瓊島地産就是擊鼓傳花的遊戲,瓊島的地價被炒到了百萬以上,卻是銀行在接盤。
就拿‘揚帆地産’來說,一旦‘揚帆地産’抵押給銀行的地皮沒了接盤的下家,那些地皮就失去了抵押價值。
銀行手裡有太多抵押的土地,‘揚帆地産’隻是地皮抵押總數較多的一家公司。
地皮不值錢了,銀行要減少損失,希望‘揚帆地産’可以償還有價值的資産……可對諸遂洲來說,十幾億的地皮一夕間變成毫無價值的商品,他拿什麼來還貸款?
他隻能讓銀行把抵押的地皮收走。
銀行不滿意,諸遂洲也償還不了更多——貸那麼多錢,利息都是一大筆,他拿什麼還?
在遣散‘揚帆地産’的所有員工前,銀行已經把諸遂洲名下的所有資産都查封了,包括商品房和幾輛汽車,上億身家的新貴夫妻何止是淪落成普通人,諸遂洲一無所有,還反欠了銀行一大筆錢。
就算是盛萱本身在銀行工作,也無力阻擋形勢的惡化,銀行收走的資産中包括諸遂洲在‘朝陽地産’那2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