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(第4頁)

  “爹這什麼意思?我們都來半天了,還沒說上話。那個窮小子後來的,卻還插到前頭去了。”

  楊猛有些煩躁道:“少說幾句。”

  另一邊,爺倆進了耳房。

  吳遠當即給老丈人散了根一品梅,然後點上,這才聽老丈人問道:“最近想做高檔組合家具和婚床的不少,都有城裡人都托到我這兒來問了。不過他們有些人手裡盡是國庫券,現錢拿不出來那麼多,所以想問問你,國庫券能不能抵現錢給你?”

  “國庫券?”一聽到這個東西,吳遠瞬間眼前一亮。

  楊支書卻以為他因為不知道這什麼玩意,而發出的疑問,當即解釋道:“就是國家發行的一種債券,說是利息有15%之類的。可是當初,根本沒人想買。”

  “後來,上頭見完不成任務,直接攤派到各個單位、各人頭上。所以不少人手裡頭,多少都有個三百二百的。想轉給别人吧,折價出都沒人要。”

  這話勾起吳遠不少的回憶。

  楊懷定的發家史,就從倒騰國庫券開始的,這地球人幾乎都知道。

  所以國庫券這個東西,絕對是個好東西。

  于是當即答複道:“隻要找到你這兒的,看在你的面子上,出國庫券我也照收。”

  這話可真讓楊支書長臉。

  “行,既然你願收,那就以九五折抵錢。”

  “我都聽爹的,不過九五折,會不會被人說閑話?”

  “誰敢說閑話?國庫券在他們手裡,本來就如同死錢,你願意收,已經是給了天大的面子。誰敢說閑話,讓他來找我說。”

  爺倆說定這事,楊支書也不多留,出了耳房,就支使着支書媳婦道:“給孩子換個酒跟煙,我也不多留你了,趕緊接着去你師父那拜年吧。”

  在北崗,初一各家拜年,本來就沒有留飯的習俗。

  楊支書這麼攆人,不僅不是壞事,反而顯出偏愛。

  總比待在院子裡受凍強。

  吳遠連連道:“爹,媽,不用換了。家裡準備了,我跟落雁回去拿就行了。”

  楊支書倆眼一瞪:“這一來一回,多走多少冤枉路?”旋即轉向劉慧道:“快去拿去。”

  離開老丈人家,兩口子繼續前進。

  楊落雁本想着自己走一段,結果發現後頭的路比之前還難走。

  她剛剛在楊支書家換過了幹鞋,生怕再次弄濕。

  所以等吳遠一蹲下,她就乖乖地趴了上去。

  就算沒有鞋的事兒,這個厚實的脊背也實在太令她着迷,令她有安全感了。

  趕到師父喬四爺家之前,楊落雁早早就下來了。

  這可不比回娘家。

  被看到,就看到了,她無所謂。

  這可是喝過自己敬茶的長輩,放肆不得。

  這一點,楊落雁還是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