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(第3頁)

  而且由于采用了三合闆貼面,原先的木闆精加工,甚至是一些雕工刻工,全都簡化掉了。

  全都輔以統一印制的各種标貼畫。

  最後出爐的組合櫃,省時省力了不少,而且不失高檔。

  一轉眼,時間到了七月底,八月初。

  吳遠給工場的三位大師傅結算了工資,順便也給三位徒弟漲了補貼。

  “寶俊,你幹得不錯,補貼漲到100塊。明軍和老六你倆75。都有意見沒?”

  馬明軍拍着朱六标道:“師父,其實六标他,也有資格拿100的。”

  “我能看不出來麼?”吳遠反問道:“問題是,我不光要看到能力,還得看到努力。”

  “還有你明軍,你多想想自己,腦子還能不能拯救一下?”

  “當師父的,自然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盡快獨當一面,早點出師。”

  趙寶俊疑惑道:“師父,都說木匠得三年零一個節才能出師。你是不是高估我們了?”

  “萬變不離其宗,以後有機會做别的家具,你們仔細體會就明白了。”

  徒弟們領了補貼,皆大歡喜。

  吳遠也趁機合了一下賬。

  目前采用代加工模式之後,成本反倒比之前有稍許的上漲。

  但由于效率的同步提升,工場的總體收入依舊保持上漲。

  隻是如此以來,訂單的交付周期變短,後續訂單增長速度顯然跟不上了。

  看來靠着幾本畫冊的和客戶間的口口相傳模式,已經跟不上代加工模式的需要了。

  城裡門面的開張,勢在必行了。

  為這事,不止老丈人那邊一直沒頭緒,就連三姐夫那邊也是毫無回應。

  意識到這一點,吳遠帶了條煙,直奔下圩村三姐家。

  傍晚七點剛過,天還沒黑,三姐夫熊剛還沒回來。

  吳秀華甚至連飯都還沒做。

  看着冷鍋冷竈,吳遠不由失笑道:“三姐,這小武小文不在家,你倆也不至于将就成這樣吧?”

  吳秀華不以為意道:“天熱本來就不怎麼想吃,回頭餓了,煎餅卷大蔥就行了。”

  緊接着又問:“幺弟,你吃了沒?沒吃我這就做,你跟你三姐夫整兩盅?”

  吳遠并沒打算麻煩三姐。

  可就在這時,熊剛回來了,一個勁地沖他使眼神道:“整兩盅吧,幺弟。”

  “行吧,三姐。”

  吳秀華聞言出去忙了。

  熊剛一屁股坐下來,不無哀怨地道:“這要不是你來,我連頓熱飯都吃不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