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(第10頁)

  這是毫不居功,姿态拿捏得低低的。

  吳遠愈發警惕了,絕對所謀甚大呀。

  果不其然,下一刻,王敏亞回過頭來,直接面向吳遠道:“所以老闆,我痛定思痛,最近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,看看老闆願不願意投資,然後把它做大做強。”

  吳遠夾了顆花生米,邊嚼邊道:“你說說看。”

  王敏亞深吸一口氣道:“是這樣的,原木闆材的加工,其實沒什麼門檻。隻要市場向好,競争也比較激烈,自然就會導緻利潤偏低。”

  “而且原本闆材成本偏高,打家具和搞裝修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,這些老闆你是專業人士,肯定比我們清楚。所以我覺得,膠合闆材,才是将來市場的寵兒。”

  “我琢磨着,依托木材加工廠的基本盤,通過引進國外的膠合闆材生産線,專門搞膠合闆材的生産和銷售。這方面,我看了,國内從業者不多,也不成規模。”

  “如果有老闆的大力支持,我們強勢進入,肯定能夠占據先機,随着老闆的家具和裝修,登錄全國市場。”

  這些話是王敏亞一口氣說下來的。

  吳遠愣是一個字沒落地聽完了。

  因為膠合闆廠,是他去年就盯上的項目,隻是苦于一直沒有合适的收購對象。

  而如今進入了90年,收購的窗口期已經過去。

  通過收購建立膠合闆廠,已經不太劃算了。

  唯一的機會,隻能是新建廠子,并且通過引進生産線,走潔淨高效的生産路線。

  這些,全都和王敏亞所想,不謀而合。

  更關鍵的是,王敏亞管理的木材加工廠,就讓吳遠倍加滿意,無可挑剔。

  如果膠合闆廠,也交給她管理,肯定能達到自己的預期。

  所以這個提議,簡直讓吳遠無法拒絕。

  先前還打算拿捏的心态,瞬間抛到九霄雲外了。

  不過在此之前,吳遠還有幾個問題,必須問個清楚。

  “王廠長,據我所知,這個膠合闆廠,生産過程中污染不小,你打算怎麼應對?”

  王敏亞一聽,老闆連這都知道,果然不是好糊弄的主。

  當下認真解釋道:“所以我才打算從國外引進生産線,一來進口産線閉環好一點,自動化程度高一點,不管是生産過程中,還是成品之後,産生的污染都比較少。”

  “另一方面,對于生産過程中污染,比如空氣,通過加強管理,該做防護做防護,該帶口罩帶口罩。絕不能拿人命開玩笑。”

  吳遠不動聲色,其實内心贊同至極。

  眼下進入市場的時機較早,留給他的利潤空間肯定不小。

  實在沒那個必要在這方面節省開支,免得日後被人戳脊梁骨罵。

  王敏亞有些拿不準,進一步強調道:“老闆,在污染防控方面,咱們花錢越早,花的就越少。這個錢,會增加投資不假,但從後期來看,其實最劃算。”

  吳遠點點頭。

  這是明顯提前做了不少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