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(第1頁)

  等回到辦公小樓,進了一間會議室,一行人泾渭分明地坐下來。

  就聽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張鄉長開口道:“吳老闆,王廠長,這次我們全鄉對于膠合闆廠的建設落地,是給予了極大的熱情和支持的。”

  吳遠不動聲色地點點頭。

  這明顯不是戲肉,因為剛才類似的好話,邱書記已經說了一籮筐了。

  如今張鄉長接過話茬,舊事重提,不過是屬于墊話而已。

  自己要是當真,那就着了道了。

  果不其然,張鄉長緊接着就道:“剛才來的路上,吳老闆想必呀看到了,從省道下來,到鄉裡有一段五公裡左右的糟糕路面。”

  “目前鄉裡一直在緻力于重修這段路面,給投資建廠的客人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條件。隻可惜,如今上頭在預算上卡的很嚴,鄉裡至今也未能湊齊。”

  “眼下聽王廠長說,膠合闆廠開工在即,為了不影響貴廠的生産和運輸,你看我們雙方,能不能一起研究一下,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。”

  吳遠心下稍松。

  果然是打秋風來了,而且打秋風的手段并不怎麼高明。

  幾年後,真追究起來,這就是非法集資。

  況且,膠合闆廠落地曉莊鄉,創造的利稅,自然上交到當地。

  你鄉裡要不下來錢,關廠子什麼事?

  當然話說回來,這條攔路,的确影響着廠裡的運輸了。

  但問題不大。

  吳遠思忖着,就聽王敏亞搶先道:“邱書記,張鄉長,這個事兒,我們之前也讨論過。合情,但不合理。咱們膠合闆廠剛建成,一分錢還沒掙,就分攤這筆費用,我們也拿不出來!”

  邱書記點頭沒說話。

  張鄉長隻得出頭道:“吳老闆,您看呢?”

  這個球踢得巧妙。

  就相當于說,就算膠合闆廠沒錢了,但身為盼盼家具廠老闆的吳老闆,怎麼可能沒錢?

  所以吳遠笑了:“邱書記,張鄉長,你們想為鄉裡老百姓謀福利,這心情我能理解。鋪一條雙車道、四車道的柏油路面,直通省道,這放在哪兒,都是豎大拇哥的大好事。”

  “但這路現在鋪,肯定是不行。相信你們也知道,盼盼家具廠擔負着保供亞運會的任務,這裡頭就需要用到膠合闆廠的闆材。”

  “再一個,膠合闆廠招的可都是本地人。一旦開起來,拉動的是鄉上的經濟。如果膠合闆廠能在我的規劃藍圖中發揮作用,擴大規模、增加投資是必然的事。”

  “我們要麼不做,要做就做第一,做龍頭企業!”

  最終邱書記一言定乾坤:“我代表曉莊鄉,預祝兔寶寶膠合闆廠蓬勃發展,早日成長為全國第一大膠合闆廠生産基地。”

第494章

驚喜成驚吓,兩面不是人

  沒打着膠合闆廠的秋風,邱書記和王鄉長跟沒事人似的,樂呵呵地陪着吳遠,在鄉上的飯館裡,吃了飯。

  這期間,王敏亞一直想找機會,跟自家老闆解釋來着。

  可惜一直沒找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