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遠沒辦法,隻好接下來道:“要不代嬸,我花錢買,這樣總行了吧?”
“别别别!”代嬸說完,擡腳就溜,邊溜還邊道:“對了,你家要是打蘆葦葉,我家魚塘邊上就有,不用跑太遠去找。”
“哎,好嘞。”
今年天幹物燥的,旱成這樣,一般的河溝早就幹得差不多了,連帶着蘆葦叢也不如往年随處可見,想找大點的蘆葦葉包粽子,怕是真得費不少功夫。
有了代嬸提醒,這下得來全不費功夫。
走回院子,吳遠就手把兩條花鲢放進盆裡,添滿了水。
這份量,一條怕有六七斤的樣子。
魚身切成魚片,做水煮魚;留下魚頭,還可以再做個剁椒魚頭。
一魚兩吃,兩全其美。
眼見距離吃飯時間尚早,吳遠回車庫取了鐮刀,跟客廳裡帶孩子的劉慧打了聲招呼,就帶着草帽出門了。
日頭愈發熾烈。
吳遠估摸着,宋春紅那臉,就是這樣風裡來雨裡去曬出來的。
本來挺白淨的一張臉嘛,他記得很清楚。
信步經過鄰居肖家門口,家裡似乎沒人,隻有院子裡的狗在叫。
就這樣,一直走到村辦小學的東南角。
如今學校的院牆全都蓋起來了,透過院牆,隻能大概齊地瞅見教室的房梁頂子。
倒是裡面敲敲打打的幹活聲音,斷斷續續地傳來。
吳遠悄悄地順着院牆外圍左拐,緊走幾步,就到了代嬸家的魚塘。
魚塘邊上有個簡易棚子,裡頭放了些不值錢的工具。
魚塘南岸,靠近東西橫路的一邊,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蘆葦。
在烈日炙烤下,依舊泛着醉人的綠意。
果然靠着水,就是長得好。
吳遠提着鐮刀靠近,頓時驚奇一番小鳥。
這時,吳遠才注意到,蘆葦叢裡不少的鳥窩。
前世沒少到這種蘆葦叢裡掏鳥蛋的。
不過眼下,他沒了這個興緻。就連打蘆葦葉,也都挑着撿着地打,盡量不破壞小鳥們的家園環境。
一口氣打了四五斤的蘆葦葉,吳遠琢磨着怎麼着都夠了,就用最長的蘆葦葉,順手打了個結,然後收起鐮刀往回走。
回去的路上,又意外發現一叢的野艾草。
于是手起刀落,過節的艾草也有了。
而且這麼一大把,不管是挂門上,還是燒水給孩子洗澡,煮雞蛋什麼的,都綽綽有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