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sir作為哈塞爾的合夥人,他的提問,頗有點形式主義,起到個抛磚引玉的作用。
問題焦點集中于一處細節的确認上。
這一點,朱迪自然是應對自如。
随後提問權來到香江大學的裘教授身上。
這位裘教授先是操着一口流利的港普對朱迪的規劃框架方案,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地誇了一遍,随後提了兩個漫不經心、邊邊角角的小問題。
完全就是高高揚起、輕輕落下的風格。
這一番評審意見和提問,簡直充滿了人情世故。
吳遠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先進的名詞,例如未來社區,生态人文之類的。
但朱迪的眉頭卻越皺越深。
真搜集了這麼一籮筐沒用的誇誇其談回去,對整個設計方案的完善,全無裨益。
于是壓力來到了交通大學的魏教授身上。
這位魏教授拿起眼鏡帶上,先沖林Sir和朱迪點頭緻意,随即才開始一二三四五地逐條提出問題。
不過問題提的不少,但基本上都是小問題。
聽得吳遠都有些着急了,難道真的沒有人發現這個規劃框架的重大問題麼?
隻是魏教授不疾不徐地講着,似乎能講上一堂課的感覺。
而且朱迪聽着,焦急的臉色也逐漸有所緩和,似乎是對這些小問題很滿意的樣子。
吳遠隻有按捺住性子,靜等着對方講完。
好在魏教授也隻講了半個鐘頭,沒到一節課那麼長。
問題提了足足六條。
但就是沒一條提到了點子上。
當然是吳遠想象中的那個點子。
魏教授一口氣幹完了一杯水,提問權就來到了吳遠手上。
吳遠對着話筒,清了清嗓子,開始輸出。
“褒獎的話,我就不多說了。先前裘教授對商務CBD、未來社區和現代化工業園區的三個功能分區,都點評的很到位了。”
“我就提問題,雖說隻是首輪規劃框架的評審,但對于高端商務CBD的規劃,依舊太過于平平無奇了。”
“一、沒有突出地标性建築的規劃格局,像是紐約的帝國大廈。全都是百米以下的普通商務大樓,平平無奇,毫無重點。”
“二、未來社區中引入華夏園林設計理念,雖說是考慮了華夏元素,但可能忽略了未來這一地塊的熱度以及可能容納的海量人、……”
結果吳遠話未說完,就被香江大學的裘教授打斷道:“吳老闆,您說的地标性建築,是想在浦東這塊沖擊平原上建立一坐摩天大樓?”
吳遠反問:“有何不可,裘教授?”
裘教授笑着搖搖頭道:“我覺着,你們還沒準備好接受摩天大樓!那需要極高的建築資質和建築質量,在大陸如此落後的局面上,硬上盲上摩天大樓,日後隻會是災難!朱迪女士的規劃設計案也是為了你們考慮。”
什麼叫‘你們還沒準備好接受摩天大樓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