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嫂子,這是我老丈人楊支書,村長許叔,村裡會計李叔。”
付秋直接操着一口鄉音地,挨個喚個周到。
這鄉音一出來,立馬就沒了隔閡。
楊支書甚至不遮不掩地道:“這家夥,要不是小遠介紹,我還真以為,你就是咱們縣裡的人,實在是看着太親切了。”
吳遠一聽,老丈人這也算是會說話的。
付秋更是不傻,直接點破老支書這一層意思道:“不怕楊支書笑話,俺跟着老呂回城這麼多年,身上的土裡土氣就是去不掉。”
老許頭接腔道:“哪裡哪裡,你這是本色不改。”
吳遠實在聽不下去了,開門見山道:“爹,許叔,李叔,我嫂子這次過來,也是想明年在上海開個龍蝦店,做做生意。所以先來咱們村考察考察,看看情況。”
楊支書一拍大腿:“那不正好巧了麼?我們這正要去看看小龍蝦孵化情況的,正好一起去。”
于是衆人一道腿着過去。
好在許四家本就不遠,就在五隊,擱馬明朝、明軍家那一排邊上。
饒是如此,老許頭已經說了句客套話道:“早知道教授夫人遠道而來的,咱就整個車子過去了。”
付秋大大方方地道:“許村長,俺也是農村出來的,這點路不算什麼。”
腿了十來分鐘的路程,一行人就轉進到許老四家裡。
許老四家前屋大門敞開着,壓根沒人出來迎接。
直到老許頭一馬當先地喚了好多聲老四,才聽着許老四興匆匆地迎出來,一看衆人這陣勢,尤其是其中還有付秋這麼個生面孔,話頓時噎在嗓子口,愣在當場了。
楊支書就立馬打圓場道:“許老四,你看上海的大客戶付女士都親自來考察了。你這裡小龍蝦孵化要是做好了,明年咱們小龍蝦就能賣到上海去!”
老許頭則是指着吳遠說:“吳老闆都親自來看了,你可别讓我們失望。”
許老四頓時露怯了,不由道:“其實這都是我閨女在家鼓搗的,什麼加溫、換水,都是她在折騰。”
吳遠當即開口道:“許四叔,你閨女不是出閣了麼?我還來喝過喜酒的。”
老許頭當即解釋說:“上回出嫁的是二閨女,家裡還有個小的,可小的初中剛畢業,才十五六歲。”
說完,心裡就不由打退堂鼓。
畢竟十五六歲的小姑娘能折騰出什麼名堂來。
讓上海來的教授夫人看了笑話不要緊,可要是讓吳老闆看了笑話,這事兒可就大了。
不過吳遠可沒想這麼多。
更何況,來都來了。
哪有不看一眼就走的道理?
當即催促道:“許叔,看看呗!反正來都來了。”
吳遠這一開口,于是衆人就跟着許老四,拐到堂屋東邊耳房的位置。
這裡借着堂屋的東山牆和東屋的北山牆,打了個簡易的坡棚。
上頭蓋得還是石棉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