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(第5頁)

  “許叔,許四叔,這樣的人才,将來可千萬别嫁到外村去。就在咱村找個能幹的小夥子算了,咱也人才不流外村田。”

  許慧琴一跺腳:“人家才不嫁人哩!”

  在場隻有付秋一個女人家,聞言安撫道:“俺慧琴妹子還小哩,你們說這事,也太早了。”

  付秋如此一開口,鄉音如此純正。

  立馬就讓楊支書剛立的‘上海來的大客戶’人設有些崩塌。

  但許慧琴覺着沒什麼打緊的。

  她有來自吳遠的肯定,就足夠了。

  一番勉勵,當說不說。

  效果是真的好。

  許慧琴耳根子紅紅地聽了吳遠畫了半天的大餅,然後就幹勁滿滿,動力十足。

  等到衆人打許老四家離開。

  許老四跺跺腳回了屋,一臉的晦氣和不悅。

  眼見着三閨女還興匆匆地往耳房走,就一口叫住道:“回來,以後别折騰那玩意了。”

  許慧琴不明就裡:“為什麼?爹,你沒聽見吳老闆剛才說的話麼?俺們把這些弄好了,明年就能掙大錢哩。”

  “掙個屁錢!”許老四唾了一口道:“原以為你大伯在村裡,咱主動折騰這事,能從村裡撥點扶持款子下來。現在倒好,都見着孵化了,還是一點表示都沒有……”

  哪知道許慧琴卻沒這麼現實和短視,腰身一擰道:“俺不管,俺就要弄!”

  好巧不巧地是,回去的路上。

  吳遠也特地提到了這事,因為他看見許慧琴為了對比試驗,還是買了點溫濕度計和一些基本器材的。

  可能不值什麼錢。

  但如果村裡能把這點錢給貼補上了,對人的鼓勵效果比說上一籮筐的話都管用。

  哪知道老許頭一聽,就不假思索給否了。

  為這百八十塊錢的補貼,他老許頭丢不起這個人。

  一行人回到村部。

  原本就說好了在許家飯店吃飯。

  如今多了付秋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,那就正好,一并招待了。

  付秋本還打算推辭的。

  直到吳遠說起道:“正好小龍蝦的調料粉就在村部這邊生産,嫂子不妨看看。咱們燒小龍蝦的調料粉和北方的十三香還是有差别的。”

  付秋立馬把推辭的話咽了回去。

  小龍蝦養殖看了,再看個調料粉的生産供應,那就真齊活了。

  付秋直覺得,這次探親回來一趟,比在上海跟吳遠口頭上念叨百遍都管用。

  有些事兒,就是得靠自己個付出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