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沒什麼新鮮的。
倒是吳遠瞧着這原油的價格,快到頂了。
沒準收獲就是這兩天的事兒了,不用等到中旬過半,臨近下旬了。
當然,一切還得是以香江那邊的消息為準。
看完了國際要聞,吳遠嘴裡塞了個生煎包,随手翻到了本地要聞的版面。
就見一則醒目的标題出現在眼前。
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——意呆利專家組的上海之行”
好家夥,這标題引用偉人的詩句,一下子把格局拉滿了。
而副标題上的意呆利專家組,又是吸引眼球的另一大要素。
主副标題的絕妙應用,頓時彰顯了梁洛身為主編的深厚功底。
至于報道的内容,正是二人之前商量過的切入點和角度,主打一個碰瓷到底。
曼迪菲家具碰瓷芬迪家具。
理直氣壯地碰瓷。
通篇讀下來,吳遠甚是滿意,連帶着生煎包和豆漿都吃得一幹二淨。
早飯過後,換上一身襯衫長褲,這才出了門。
賓利慕尚離開教職工小區,并沒有直接去啟華大廈,而是直奔騰達一建的工地。
拆遷安置小區後續工程的處理基調,已經定了。
這對現在的騰達一建來說,是個不小的挑戰。
從隻負責兩棟小高層的配角,搖身一變,成為負責全部樓盤的主角。
不僅僅是角色上的轉變,而且騰達一建的方方面面,都得跟着迅速轉型升級。
四十多分鐘後,吳遠推門下車。
就見工地上,蹲了一茬又一茬的師傅。
湊在一起,吞雲吐霧的,愁緒漫天。
雖說騰達一建做了許多努力,但再多的努力,都不如幹活來得踏實。
幹一天活,拿一天工錢。
這是大多數師傅們的樸素期望。
前世從底層幹起來的吳遠,對此再清楚不過了。
一見到吳遠到來。
趙寶俊、喬五爺和張永成當即從辦公室裡迎出來,就要把吳遠讓到屋裡坐。
不料吳遠卻停在院子中,當場宣布道:“寶俊,五爺,永成,你們合計一下,準備接收整個拆遷安置小區的建設工程。”
吳遠的聲音不大,卻迅速在師傅們中傳播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