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家小樓。
這兩天,白天黃海洋是去膩歪着許慧琴,晚飯卻是正經在姐夫家吃的。
當然,劉慧對這個侄子的選擇不以為然,卻也沒有慢怠這個侄子。
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。
黃海洋也不覺着被特殊對待。
畢竟姐夫的一大圈外甥和外甥女都在。
甭管自己在不在,姐夫家的晚飯都少不了好酒好菜。
饒是如此,晚飯過後,省城那邊還是來了電話。
電話是劉玲打過來的。
先跟二妹劉慧唠了會家常,就讓兒子黃海洋接電話。
黃海洋接了電話,一張臉很快垮了下來。
最後電話回到劉慧手裡,口頭挽留了幾句,便答應了大姐的決定,安排侄子回家。
挂了電話,吳遠安排明朝開車送黃海洋去招待所。
劉慧趁着這功夫,開始裡裡外外地搜羅,給大姐一家帶點特産回去。
好在家裡年貨不缺。
吳遠三姐和四姐家的幾個孩子過來也沒幾天,雞魚肉蛋的,也沒吃掉多少。
随手挑點出來,都是滿滿的誠意。
隻是這可苦了黃海洋。
畢竟他要帶着這些年貨上車,一直颠簸到省城,再提鑼拐鼓地拎回家。
有丈母娘安排,媳婦幫襯,這事吳遠就不操心了。
陪着老丈人走到村道上。
楊支書接過女婿吳遠遞來的華子,點上之後,輕吐一口煙氣,猩紅的火光在夜色中忽明忽滅,人卻沒有馬上離開。
而是慨歎道:“往年村裡都留不下什麼餘錢,倒是不用動什麼腦子。這兩年,尤其是今年村裡攢了些錢,倒是要動腦琢磨這錢該怎麼花了。”
吳遠思忖道:“之前我不是提議你們,搞個投資發展委員會的麼?今後那花錢的事,就交給委員會去做。”
楊支書追問道:“那你說,這委員會由什麼人員組成?”
吳遠理所當然地道:“反正不管什麼人,你、許叔和李叔,肯定是少不了要參加的。”
楊支書倆手一拍,“還是地呀,左右逃不了要動這個腦子!”
吳遠一想到華西村吳仁寶的一次經典操作案例,不由提起道:“爹,今年攢下來的錢,如果明年實在沒什麼計劃的,那你就聽我的,儲存一批鋼材或者大宗物資。”
九二南巡之後,由于全面開放的徹底定調,着實引起一大波工業物資的價格飛漲。
吳仁寶在這次機遇中,被華西村獲利過億,其實靠的就是囤貨居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