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時間,騰達辦事處更加人滿為患。
朱迪就過來找吳遠道:“你看能不能這樣,相關的地塊信息和項目圖紙,臨時借給我們設計團隊用一下,我們回亞運村賓館開個會議室,統一辦公,也省得給你這邊添亂。”
吳遠一聽,也隻能這樣了。
就叫來鄒甯道:“跟朱女士做好文件對接。”
朱迪帶人一走,相對之下,辦事處立馬清淨不少。
眼瞅着一切安頓得差不多了,吳遠正準備到隔壁的盼盼辦事處,叫高飛安排一輛車,跟自己回到胡同去收舊家具。
結果新華社的姜寬就匆匆過來了。
“姜記者,來得夠快的。”
“那是自然。吳老闆有召,不敢耽誤。”
姜寬說話有點穩穩的氣息,接着就開門見山道:“吳老闆這次有什麼需求?”
同樣是個女記者,跟梁洛的氣質頗為相像。
恐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,雙方才會成為朋友,并且守望相助。
吳遠起身給對方倒了杯水道:“不瞞姜記者說,我剛剛盤下了亞運村項目,正準備大幹一場。可眼下關于亞運村項目的風評實在太差,各方面工作都不利于開展。”
“我想請姜記者寫一篇文章,不要求誇大其詞,就是變一變這個風向,以利于我把各項工作開展推進下去……”
這話說得夠含蓄的。
但姜寬這職業嗅覺也不差,一聽就明白道:“早聽說亞運村項目終于找到婆家了,原來這婆家竟是吳老闆。吳老闆跟亞運村,還真是有着不解之緣呢。”
“那我是否可以從您個人的角度來切入,進而……”
姜寬的一通比劃解釋,聽得吳遠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。
第1163章
修複舊家具,靜待有緣人
姜記者的切入角度,是基于新聞敏感性的職業選擇。
但卻是吳遠不太喜歡的。
隻是眼下也沒其他更好的法子。
張百發那邊,好不容易收拾完了亞運村這個爛攤子,似乎就深藏功與名了。
首都這邊大大小小的報紙,一個報道的都沒有。
吳遠特地關注了。
所以無奈之下,隻能暫且答應了姜記者的寫法。
并且約定了兩天後一次深入采訪的時間。
打發走了姜記者,吳遠叫上高飛,直接回到東城區胡同了。
吳遠的車一經出現。
金大媽娘倆,以及胡同裡的其他街坊四鄰,就跟從地道裡冒出來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