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碼回去之後,有個吹比的資本。
倒是楊支書想起道:“你那麼忙,就别親自陪我們了,叫明朝開車送我們就行。”
吳遠堅持道:“你們難得來一回,咱也不差這一天半天的。”
于是一行四人回到騰達分公司。
門口明朝早已把老三位的行李取了下來,正放後備箱裡放呢。
放完之後,轉過身來,正瞅見老三位道:“老支書,李會計,趙主任,你們瞧瞧,是不是都在這裡了?”
老三位故作鎮靜地掃了一眼,其實心情早已急不可耐了。
“在在在。”
吳遠親自為他們打開後座車門,“爹,你們隻能擠一擠了。”
楊支書一瞧這空間,這座椅,“嗨,這不比咱們在火車上擠的寬敞多了?”
吳遠頓時明白過來:“爹,敢情你們坐這麼個長途火車,擠的是硬座啊?”
楊支書自覺失言。
這時候李會計解釋道:“來的時候,跟着沉魚一道睡了卧鋪。這打撫順回來,就說着能省點是一點,堅持堅持也就到了,所以……”
話未說完,吳遠就做出決定道:“一會到火車站,我給你們都換了。這一夜的火車,坐着回去,身子骨怎麼受得了?”
“不用!”楊支書終于說話了,“咱們花的畢竟是投委會的公費,坐着苦一夜,就能剩下農村一家人半年的開銷。該省還是要省的!”
說話間,老三位陸續上了後排。
吳遠也随之拉開副駕做了上去,對于老丈人這堅持,他也沒多做幹涉。
“行吧。”
奔馳打北四環離開,面貌上依舊是城郊結合部的風貌。
等到了規劃中的三環,再進了二環的輪廓。
四九城悠久而富有底蘊的風貌,開始展現出來。
雖然基建狂魔的威力,還沒在這座核心城市身上展現出來。
但那滿大街的四輪小車,随處熙熙攘攘的人群,以及形似腸梗阻的每個路口。
依舊讓人感覺到這處城裡的擁擠和繁忙。
感慨之餘,老三位已經在後排讨論起東南西北來了。
吳遠會心一笑。
這大抵是很多人到了一個新地方,都會發生的轉向和适應過程了。
仨人争辯到最後,叫吳遠來評理誰對誰錯。
吳遠才不接這個燙手山芋,轉手抛給了明朝道:“他開車的,肯定不可能轉向,你們問他。”
于是三張老臉,一緻地看向馬明朝。
馬明朝看着觀後鏡裡怼過來的三張老臉,最後無奈地給出了一個答案,“你們都錯了,正面前才是北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