葷的有幹切鹹肉,魚頭豆腐湯。
素的有幾道涼菜以及菜園子裡常見的青菜時蔬。
絕對算得上豐盛了。
趕上一般人家,逢年過節的程度了。
等到楊落雁下班到家,老丈人楊支書也艮啾啾地到了。
四個大人,連同八個孩子,一張桌子,勉勉強強能擠得下。
晚飯過後。
吳遠趁着媳婦和丈母娘收拾殘局的功夫。
從車庫裡挑一隻西瓜西瓜出來,交給鐘文強,叫他抱去井邊,現打井水,出來浸上。
回過頭來,卻見老丈人楊支書擡腳要走。
就随口挽留道:“爹,你吃了西瓜再走呗。”
楊支書揮揮手道:“白天在村部吃過了,這會是一口也吃不下了,先回了。”
吳遠走進竈房,把大黃、糯米幾隻大狗的晚飯,簡單處理一下。
端出來,先放到廊檐下放涼。
結果香氣飄得滿院,急得糯米和飯團這兩隻大狼狗,嗷嗷直叫。
吳遠沒搭理它們,回頭一看。
幾個孩子,正躺在葡萄架底下,看着深邃的星空,在那數星星。
這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的童年。
吳遠眼裡看着,卻沒有湊過去,而是優哉遊哉地點起了一根華子。
等到一根華子抽完,狗飯也放到差不多能下嘴的地步了。
挨個分給幾隻狗子,吳遠就把茶幾上的華子一揣,出門溜達去了。
三伏天的夏夜。
并不比白天舒服到哪裡去。
于是農村裡的各家各戶,就八仙過海,盡出奇招。
變着法子地乘涼。
上房頂的,睡院子裡的。
甚至當年村辦小學沒建的時候,拖家帶口地拿着涼席,到社場上紮堆湊趣的。
可惜如今村辦小學的社場沒了。
隔壁老代家,以及肖偉家裡,連同董大成兄弟家裡的。
就隻能帶着孩子,來到村道上,搖着蒲扇地溜達納涼。
所以吳遠剛走到村道上,就碰見代嬸帶着孩子,跟陳杏帶着孩子,在那兒扯閑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