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(第5頁)

“謝啥啊!小事兒!”丁雨秋眨了眨眼睛,小聲道:“小李,回頭你跟劉廠長說一下,讓他給你分一張工業券,有了自行車票,你也能弄一輛屬于自己的自行車了!”

李向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:“有票不行啊,我這工資都沒發,估計得存一陣子了!掐着脖子生活,也得存個四五個月的!難哦!”

診室裡頓時笑聲一片。

丁雨秋看到李向南回身又從挎包裡掏出不少書,快步走了過去,拿起來一本,詫異道:“李醫生,原來你是跑去圖書館借書去了,怎麼全都是兒科的書啊?”

“現在急診科的改革如火如荼,咱答應梁主任的事兒可不能不辦啊,不然回頭人家說咱騙她呢!我準備今天開始就把兒科的建設方案提上日程!”李向南一本正經的開口。

張勝男取了茶杯,給李向南倒了一杯水過來,“李醫生,你這樣生怕自己閑着的人,我還真沒見過幾個!”

丁雨秋也一臉笑意,片刻後,才看了看手表,回到辦公桌前拿起筆記本,吩咐道:“李醫生,下午恐怕得你看着急診科了,我得上樓開會了,剛才崔幹事來通知的,主任都得去!我不是主任,可馮院長也叫我過去參會!”

“行,你去吧,我看着呢!”李向南知道這大概是要召開下鄉支醫的事情,便滿口答應下來。

丁雨秋點點頭,抱着筆記本快步出了門。

李向南精神頭還行,他中午沒有午睡的習慣,趁着現在沒什麼病人,便抓緊時間看起了那幾本參考書。

兒科的建立,要突破廠醫院的就診範圍,與急診科内部改革,是兩個方向,可謂困難重重。

廠醫院雖說是機修廠的獨立下屬機構,可總歸是機修廠這座國營工廠管理的,而機修廠是由冶金部直屬管理的。

開辟兒科門診,看似是醫院内部的事情,可牽扯到資源的配給、人員的分配、資金的傾斜,是一個複雜的過程,仍是要上頭的部門點頭後,經曆重重考察,各方的可行性論證,才能最終成立。

而且,兒科的特殊性,是廠醫院在就診範圍上的創新,在這個各行各業都遵循一定規則的年代,想要突破,并沒有那麼容易。

李向南已經預料到了各種困難,但說出去的話,潑出去的水。

一是為了兌現承諾,不能讓梁主任她們婦産科白救了小元旦。

二是,李向南也想在廠醫院做出點成績。

說來奇怪,他一直研究到三點多,急診科二室都沒來病人,真是給他面子。

他揉了揉略發酸的脖頸,站起來伸了個懶腰,轉頭就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哥站在門口對自己笑,

李向南愣了一下,下意識道:“你好,你是來就診的?坐吧!”

“不,不是!我是辦公室負責廠區建設的劉陽,廠長讓我過來跟你對接一下!”劉陽站在門口,連忙開口。

“哎喲,是劉工啊!”張勝男聽到介紹,趕緊把人往裡迎,“您快請進,剛才我看你在門口晃了好幾圈,以為你找誰有事兒呢!”

“我确實來了有一會兒了,我看李醫生正在寫東西,就沒打擾!”劉陽這才挎着包走進來。

“哎呀,劉工對不住,我這一忙起來,太專心了!怠慢您了!”李向南也熱情的迎了過去,跟對方握了握手,“接下來就麻煩你了啊!”

說話的同時,李向南也借機打量着對方。

劉陽頭發濃密,粗眉大眼,帶着一副眼鏡,耳朵後頭别着一根削好的鉛筆,灰色的襯衫洗的已經槳白了,一看就是個鑽研學問的人。

李向南握完手招呼人坐下,就親自泡茶,“劉工,你看我們第一步應該做什麼?”

“謝謝!”劉陽慌忙起身接住茶,腼腆的笑了笑,“我剛才在外頭用腳大概量了量西側的區域,草畫了一下規劃區域,你先看看,待會兒我們兩拿尺子再把數據精确一下,你在建設區域上有什麼特殊要求,也可以跟我提,我設計的時候會将這些都考慮進去,明早就給你初案,我們再商讨一下,若是可行,我就提交辦公室領導審批了!”

原以為劉工看着内向,沒想到說起專業知識卻是滔滔不絕,很有思路。

李向南意外的點了點頭,看了一眼外頭的烈日。

這麼熱的天,劉陽就先去考察場地,他對這個劉陽幹實事的态度也有了清晰的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