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不平暗戳戳的笑了笑,把懷裡一份資料又遞給李向南,說道:“嚴校長讓我交給你的,他剛回學校來不及跟你打招呼,就趕緊跟那幾個吉春回來的教授去東海了!說已經聯系了一家膠片生産廠家過去瞧一瞧!你一看這些東西就知道下一步該幹嘛了!”
“這麼急?”王德發吸了吸氣。
李向南點點頭,忙又坐回桌後,把檔案袋拆開,一份一份的去看資料。
這次嚴校長帶隊去吉春,收獲很大,資料裡不光有組成CT影像機各部分材料的生産商。
而且還有很多的論證研究成果,比如用國産材料平替霓虹的進口材料,大概的價格,這上面都有!
這是各種材料的售賣價,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生産的話,最終的價格會更低。
現在綜合估算總價,核心系統造價在九千塊,其餘部件造價總共在八千塊!
機器整個完成的報價在一萬七千塊錢!
這是全部使用别廠生産的部件單一進行報價的!
李向南知道,如果集中采購,長期合作,價格最起碼還會便宜四分之一。
也就是說加上人工以及運輸成本,一台國産CT機的造價在兩萬塊錢左右,如果真的開始在機修廠生産的話,這價格還得再砍掉五千塊錢!
一萬五的成本!
這可比當初燕京大學會同宋家和衛生部一起向霓虹國進口第一台CT影像機便宜多了!
當時的合同價在五萬塊錢,可加上人工、運輸以及随行人員的差旅費亂七八糟的,總共花了超出八萬塊!
這還沒算後期的維護成本,加上的話已經是天文數字了!
現在一台儀器能夠控制在一萬五左右,這已經是非常劃得來的事情了!
要知道,現在的一萬塊錢,相當于後世的255萬,購買力多麼驚人!
這就相當于,李向南幫着國家進口這台CT掃描機,直接将進口的成本縮減了六倍左右!
這事兒值得幹!
幾乎沒跟葉不平廢話,李向南當即就帶着資料去機修廠找到了劉志遠。
又是連續兩天的長期洽談,在劉志遠的辦公室裡,李向南跟邢春來堯米樂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,費了多少唾沫,終于把向冶金部申請組裝生産線的申請報告寫下來了!
是的,這事兒雖然極具開創性,但是一旦在全國率先展開這CT機的國産化進程,那給國家帶來的改變必然是翻天覆地的。
第一台影像機可就躺在燕大的影像樓裡,持續的産生作用呢!
立竿見影,效果拔群。
李向南擁有翔實的、具體的盈利數字去說服冶金部的一幹領導同意這個方案。
而且,加上燕京大學的政策背書、吉春光機所的技術支持,李向南和宋家的資金橄榄枝,還有紅山口機修廠成熟的工人技術團隊和生産條件,最最重要的是,現在正值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中,國家大力倡導科技是第一生産力,這麼多的因素在這裡,冶金部同意這事兒,已然是時間問題。
等嚴松帶着人從東海看完膠片生産商回來,就被李向南帶着來找劉志遠了,一聽說這幾天李向南幾人吃睡都在老劉的辦公室搗鼓手裡這份CT生産線的報告,那是激動的自動多灌了自己兩杯酒。
“孫教授,你趕緊看看,我感覺這報告太有說服力了!咱們隻要遞交上去,基本上沒什麼問題!”
辦公室裡,沒那麼多凳子,衆人便席地而坐,吃着宋怡買來的鹵煮,喝着酒,探讨着明天送上去的這份報告,還要補充些什麼。
“小李!”孫教授翻看了好半天,最後摘下眼鏡笑道:“不錯,數據翔實,論據充分,條理清晰,你要是我系裡的學生,就光是這一份CT影像機的報告,你都能本科畢業了!回頭生物學結束了,有沒有興趣來我物理學系深造個研究生?”
一旁的王教授瞪了一眼他,急切道:“啥時候了說起這個!小李,你别聽他的,他水平一般,你跟我才是對的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