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苗向陽已決定回歸朝廷。
魏皇将這些話說出來并沒有什麼不妥,而且他是故意說出來給某些人聽的。
此話一出,文武百官紛紛表示贊同。
苗向陽的能力毋庸置疑,就憑這麼多年抗倭功績和治理青州的功績,就沒幾個人比得上。
但越是如此,百官越好奇,究竟是何人将苗向陽給勸動的。
望着百官期盼的目光。
魏皇眼眸泛亮,緩緩道:“是秦羽,是秦羽憑借一己之力,力挽狂瀾,硬生生将苗向陽勸降的,雖然張子安和蘇伏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,但讓苗向陽做出決定的是秦羽!”
魏皇說着,亦是有幾分激動和驕傲。
秦文耀更是激動的眼眶泛紅。
秦羽!
他的兒子秦羽,成功說服苗向陽回歸朝廷,并令他補足稅款,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。
秦文耀為自己有這麼一個文韬武略的纨绔兒子,感到高興。
說服苗向陽,這是朝廷頭等大事之一,這是決定大魏未來國政方向的大事。
文武百官都難以做到的事,竟被秦羽做到了。
蕭柔站在禦階下,眼眸中噙着驕傲。
這件事的來龍去脈,她已全部知曉,除震驚和佩服外,她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對秦羽的敬佩才好。
聽聞真是秦羽說服的苗向陽。
文武百官又是嘩然一片。
“這......這怎麼可能?說服苗向陽可不是随便作兩首詩,可以辦到的吧?”
“要說服苗向陽,其他先不說,首先出面這人得讓苗向陽信服,不然他是絕不會這麼輕易便妥協的。”
“呼......真是無法相信,秦羽究竟跟苗向陽說了什麼,竟令他心甘情願的連國稅都補足了,這分明是給秦羽撐臉面。”
“哈哈哈......本将就說是秦羽這小子吧?你們還真别看不起現在的年輕人,他們的主意多着呢!況且秦羽本身就非常聰明!”
“秦尚書,是不是你給你兒子出的主意?”
......
文武百官議論紛紛,雖然震驚,但還是無法理解。
他們知道,魏皇還不至于将這些莫須有的功勞,或者别人的功勞,貼到秦羽臉上。
但就是很難理解。
别說文武百官。
就連秦文耀亦是十分好奇。
他想了半天,也沒想到秦羽究竟用的什麼辦法。
即便有張子安和蘇伏幫忙撐臉面,苗向陽也不至于如此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