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聞此話,文武百官皆是面面相觑。
“陛下說,侍中不會在朝廷中選?這話是什麼意思?這除了在朝中選,還能在哪裡選?”
“看來這次陛下是來真的,因為粗鹽一事,東州,平州和好一些世家都慘遭牽連,陛下狠狠賺了一大筆,還真是風水輪流轉。”
“這一切都是驸馬爺的功勞,驸馬爺的能力是真的強,他真是憑借一己之力,力挽狂瀾,不知道陛下這次要如何賞賜他。”
“我很好奇,這位新任侍中大人究竟是誰。”
......
文武百官低聲議論。
不知道這新任侍中,究竟是何妨神聖。
但想要憑借一個侍中,改變朝局,還是有些不現實的。
緊接着。
魏皇大手一揮,“傳新任侍中觐見!”
禦台上,禦前大總管福安扯着嗓子高喊,“傳新任侍中觐見!”
與此同時。
殿内所有官吏,皆是轉頭向殿外望去。
隻見一兩鬓斑白,但精神飽滿,儒氣貫身,身着繡有五章紋毳冕官服的老者,從殿外踱步而來。
來人正是大魏第一大儒,國子監祭酒張子安。
見身着三品官服的張子安。
朝中百官嘩然一片,好一些官吏眼眸中,瞬間噙起敬意。
這朝中有不少官吏,都是張子安的桃李。
“我......我沒看花眼吧?張祭酒竟是新任侍中?這怎麼可能!當年大魏鼎盛時期,就連先皇都未能請動他入朝為官啊!”
“張大儒是新任侍中!陛下......陛下竟連張大儒都能請動!?這......這根本就不可能啊!?”
“這次朝廷局勢是真的要變了,張大儒何許人也?桃李遍天下!旁的不說,光是刺史和都督級别的學生,就有三個!朝中也有不少官吏是張大儒的學生。”
“張大儒,那可是五國論學時,公認的五國儒學第一人!他絕對是近三百年來,儒學造詣最高的一人。”
“這......這該不會是驸馬爺将張大儒請來的吧?我甯願相信是驸馬爺請來的,也不相信是陛下請來的!”
........
文武百官望着張子安,皆是驚為天人,倍感震撼。
他們怎麼也沒想到。
新任侍中竟是絕不入朝為官,隻在國子監任教的張子安。
他在大魏乃至周圍諸國,都是有很強影響力的。
張子安主張有教無類。
所以有幾個國家,甚至将皇子送到了國子監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