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着魏皇的話。
秦羽面噙淡然,沉吟道:“陛下,察舉制有利弊,科舉制自然也是有利弊,咱們隻要去其糟粕就是了。”
現如今雖然已有科舉制,但制度并不完善,漏洞百出,尤其是地方選拔與推舉,十分混亂。
這也導緻科舉制,并未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。
秦羽承認,科舉制确實有弊端,尤其是這個時代而言,标準化的考試,容易禁锢思想,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,學院将成為科舉的附庸隻為科舉而存在等等。
但不管怎麼說。
在這個時代,科舉制确實是最好的,最完備的官吏選拔制度,僅一個打破階級桎梏,就強過察舉制。
你若是沒有能力,不能在科舉中勝出,管你什麼身份地位,統統不能入朝為官,這才是公平的官吏選拔制度。
衆人思忖着秦羽的話。
魏皇看向秦羽,緩緩道:“那你說說,科舉制究竟有什麼好處,要如何改進?”
秦羽應聲道:“首先,科舉制全面推行,可以促進大魏文化繁榮,推動教育發展。”
“關鍵是,科舉制可以打破階級桎梏,打破世家門閥對官場的壟斷,令平民寒門子弟,有入朝為官的希望,真正實現擇優而仕。”
“陛下肯定也不希望,今後官吏選拔再出現壟斷現象,也不希望出現,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士族的現象。”
“科舉制憑借的是真才實學,這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,可以為朝廷網羅各個階級的人才,科舉取士,權在朝廷,考取者無私恩,落選者無私怨,有利于吏治清明。”
“今後大魏的發展就應該是,平民可以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吏,官宦子弟也可能因科舉失利淪為平民,這才是良性循環,一切憑借自己的實力。”
聽聞此話。
魏皇眼眸泛亮。
秦文耀,張子安等一衆肱骨,亦是眉梢微挑,點頭認同。
秦羽這話說的沒錯,将科舉制的優點,全都說了出來。
大魏若想打破階級對官吏的壟斷,那麼科舉制勢在必行。
如今恐怕再找不到,比科舉制還要公平的官吏選拔制度了。
魏皇眉頭一凝,“你的意思是,今後文官,無論身份,無論背景,無論地位,若想入仕,都需經科舉這一關?”
秦羽點點頭,“如果陛下若想今後我大魏官場,擇優而仕,那就需如此,世上本沒公平可言,我們能做的就是相對公平,給天下寒門平民子弟以公平。”
魏皇了然,轉頭看向周圍肱骨,“諸位愛卿以為如何?”
張子安率先揖禮,
“老臣同意。”
張子安肯定是第一個同意。
如果蘇伏在此,肯定也會舉雙手表示贊同。
這就是張子安和蘇伏心中的理想,這才是最符合天下百姓利益的官吏選拔制度。
官吏選拔,本就不應該看出身背景,看的應該是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