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(第2頁)

“不過這件事要好好計劃一下,不能一蹴而就,還是要用察舉制緩沖一下。”

......

一衆肱骨紛紛附和,皆是表示對科舉制和察舉制的認同。

突然。

秦文耀眉頭一皺,沉聲道:“羽兒,有一件事兒你想過沒有嗎?”

話落。

魏皇和一衆肱骨,皆是轉頭看向秦文耀。

秦羽一滞,問道:“爹,您說的是何事?”

秦文耀緩緩道:“你有沒有想過,寒門子弟若是想參加科舉,從各州郡趕來金陵城,需要多少盤纏?這是他們能負擔的起的嗎?”

秦文耀對于百姓的關懷,從來都不是吹出來的。

衆人還在驚歎秦羽的想法。

秦文耀就已經開始為寒門子弟,即将遇到的現實問題考慮了。

第322章

登徒浪子對于政治真是頗有研究

聽聞此話。

秦羽大大方方道:“爹所言正是,這個問題确實是州郡舉人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,畢竟這些寒門子弟,單單是能考中舉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。”

這個年代。

普通百姓吃飽飯都是困難,更别提要十年寒窗了。

魏皇大手一揮,朗聲道:“這好辦,考上舉人之後,由朝廷派人,将各州郡舉人接到金陵城,食宿由朝廷提供,這錢朕願意出。”

衆所周知。

魏皇是非常摳門的一個人,那真是鐵公雞,一毛不拔。

今日他能說出這番話來,便足以證明魏皇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。

秦羽想着,沒言語。

秦文耀又道:“在如此政治環境下,即便陛下願意出這部分錢,在如此沉重的徭役和賦稅的壓力下,如果一家中有一人讀書。糧食,書籍,筆墨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”

“說是公平,但還是非常不公平

,寒門庶民子弟拿什麼去跟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去比?”

秦羽淡淡道:“爹,這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,隻能一點點出改變,隻要這次土改成功後,百姓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。”

秦文耀的想法,秦羽明白。

但他也沒有任何辦法。

這是他能給寒門子弟所能争取的最大公平,剩下的隻能一點點去改變。

魏皇眉頭一凝,沉吟道:“今日說了這麼多,剩下的改日再談,朕頭都大了,你們回去後都好好想想,有什麼對我朝廷有利的政治制度,一并提出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