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皇繼續道:“諸位愛卿應該都知道,有關這場浩劫的消息就是陳國散布出來的,你們也都明白,這件事并不是空穴來風。”
“雖然北部疆域與中部疆域有天河阻斷,但這并不能抵擋靖水帝國對我北部疆域的圖謀。”
“所以在沒有帝國領導下的北部疆域,今後的局勢畢竟是以聯盟為主的。因為在這場浩劫面前,一個國家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。”
聽聞此話。
文武百官陷入了沉思。
因為燕皇對于這件事的分析,确實非常正确。
北部疆域諸國之間,已經出現了各國争相結盟的苗頭。
這其中以陳國最甚。
顧甯附和道:“父皇,兒臣認為您之所言極為有理,既然我們不能獨善其身,那就必須要早做準備了,畢竟時間可不等人。”
第801章
還請陛下三思
整個燕國朝廷,對于這場浩劫最為感謝的非顧甯莫屬。
因為沒有這場浩劫,陳國就不會來結盟燕國,那陳林就不會來求娶顧清蟬。
所以對于這件事,顧甯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原本他認為,燕國有顧清蟬幫助朝廷賺錢是好事。
他沒事的時候也可以花一花。
但後來顧甯發現,顧清蟬的地位越來越高,甚至已經開始插手燕國軍政要務,掌握實權,并且有一批忠實的擁護者。
當顧甯意識到事情不對勁的時候。
顧清蟬在朝廷的地位、權力和擁護者,已經遠遠高于了他。
若不是因為顧清蟬是一介女流,她的擁護者會更多。
這令顧甯産生了危機感。
他開始跟顧清蟬争權奪利。
但他顯然不是顧清蟬的對手,去年甚至被禁足了幾個月。
所以顧甯早已對顧清蟬懷恨在心,想要将顧清蟬從朝廷中趕走。
直到陳國來使,要派遣皇子出使燕國,然後進行聯姻。
這令顧甯看到了将顧清蟬趕走的希望。
陳國答應将陳國三公主陳嫣兒嫁給燕皇。
這令燕皇倍感興奮,已經有了讓顧清蟬嫁給陳林的意思。
顧甯更是聯合太子黨大臣,連續對燕皇觐見。
他們發誓要将顧清蟬趕出燕國。
所以對于這場即将到來的浩劫,顧甯認為是自己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