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是還沒有痊愈,也已經要痊愈了。
也是這甯神醫的功勞,所以,才會有此殊榮。
至于為什麼封的是甯神醫的兒子呢?也許是因為神醫太老了,求了這個恩典吧?
橫豎,都是一家子的,有什麼不一樣?
帝王的病,除非到了大限将至。
否則,永遠都是保密的,誰都不能知道。
知道了,也要裝作不知道,否則就是一個窺探帝王的罪名。
所以,康熙爺不管是病的厲害的時候,還是如今明顯好了的時候,皇子們隻能裝作不知。
頒金節之後第一個早朝,已經是十月十八了。
“朕前些時候身子不适,幸好有位神醫藝術超群,治好了朕。如今真精神百倍。”康熙爺坐在龍椅上,身子好了,心情也好的多。
“這些時候,辛苦你們了。”康熙爺笑道。
衆人忙道不敢,為皇上分憂是臣等分内之事。
“好了,太子爺進來閉門思過,可有感悟?”康熙爺問站在他下首的太子。
太子爺穿着杏黃色的服制,擡眼:“回皇阿瑪的話,兒臣有所感悟,不該與臣子交結,是兒臣辜負了皇阿瑪。”
康熙爺聽着,就有些不悅了。
太子這是委屈了?
雷霆雨露皆是君恩,他便是身為太子,也沒有權利委屈!
“既然知道辜負了朕,就該好好想想。你身為太子,身為儲君,一言一行都是我大清的國威!你要是爛了,大清就跟着爛了!那些貪官污吏,賄賂你,是看不起你!”
康熙爺冷哼:“堂堂一國太子,以後便是皇帝,普天之下,都是你的,又何須那蠅頭小利?”
“皇阿瑪春秋鼎盛,兒臣不敢妄想。”太子爺忙跪下,将頭磕的砰砰響。
“好了,既然你反省過了,就好好的不要再犯。”康熙爺擺手:“此次泰山祭祀你就不必去了,留在京城,好好讀書吧。”
“……兒臣遵旨。”太子爺聲音低沉,又磕了一個頭,這才起來。
“無事便散朝吧。”康熙爺擺手。
衆人忙跪下,恭送萬歲爺。
“跟禮部打招呼,要跟着去的皇子該預備起來了。”康熙爺一邊往外走,一邊對李德全道。
“哎,奴才一會就去傳皇上的口谕。”李德全點頭。
這一次要随行的名單裡,直郡王和太子爺都沒有。京城裡的事交給了太子爺和直郡王共同管理。
三爺四爺五爺八爺十三爺十四爺跟着去泰山。
隆科多随行護駕,文武百官有半數都要跟着去祭祀。
這也是規矩。
但是索額圖被留在了京城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