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(第2頁)

  災情最嚴重的,便是平遠,是幾乎是是個縣城九個空了。

  可當地知府,也就是平遠知府範文珍,竟然試圖瞞天過海。畢竟,要是瞞過這一年,等收成好了,就可以渡過去了。但是一旦叫上頭知道了,輕則丢官職,重則就是流放,甚至丢了性命。

  而兩廣總督噶禮也是睜隻眼閉隻眼,竟聽之任之。

  也不知收了多少銀子。

  康熙爺豈能不生氣?這噶禮是他的人,說一句心腹也不為過。

  竟做出這等事來。

  “來人,着刑部去将那範文珍鎖拿進京。傳旨,叫噶禮回京自辯。”康熙爺氣呼呼的将折子丢下去。

  衆人忙跪下了。

  這件事,他們知道的比較早,一早就等着皇上的旨意呢。

  這會子,刑部官員忙應了,就安排人,馬上出發,往廣東去了。

  最嚴重的就是平遠城了,至于葉明遠的上司劉文煥,說句有點冤枉都……不為過。

  純粹是被掃了台風尾了。

  雖然這贛州也有旱災,但是比起平遠來,好了不知多少倍。

  至少百姓走出去的不多。

  可是有時候人的點子背,那就沒法子。

  最初,這百姓狀告的,可就是他!

  當然,點子背的,不光是劉文煥。

  還有更背的,是太子爺。

  這範文珍……有個女兒,是太子爺後院的一個格格。

  其實,進了毓慶宮多年,既無所出,也沒有寵愛,透明人似得存在着。

  可是架不住她阿瑪出事。

  範文珍還沒有鎖拿進京呢,康熙爺就知道了範文珍的女兒是太子爺的格格。

  這範文珍與太子爺,自然是有些來往的。

  如今這個時代,政治婚姻是很流行的。這範文珍的女兒是太子爺的格格。範文珍自然是要站在太子爺這一邊的。

  所以,要說他們之間絲毫沒有來往,那簡直不可能。

  範文珍不是個貪婪名聲在外的人,所以太子爺多年來與他有來往,也沒有太過防備。

  誰知,這範文珍不出事則已,一出事,便是這樣要命的大事。

  一時間,如何說得清楚?

  康熙爺正是盛怒中,就算是前些時候可憐太子爺,對他寬容了不少。

  可眼下這件事一出,哪裡還管的了他身子如何?

  當着朝臣的面,就開始痛罵:“不成器的東西!竟教唆着你那便宜親戚如此不把百姓的命放在心上!身為知府,竟如此枉顧人命!竟如此不知廉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