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細細寫來,竟是太子爺知道了他管轄的平遠如何災情嚴重,擔心皇上降罪時候連累到毓慶宮。
所以下令叫範文珍将此事隐瞞不報。
而噶禮那裡,也是太子爺的授意,他才送去了白銀十萬兩。叫噶禮視而不見。
而這些年,範文珍年年都往太子府送禮,皆為太子爺索取之故。
樁樁件件,竟都是太子爺的意思。
将此事的主謀直接定成了太子爺。
刑部官員隻看着這黑子白紙就已經吓着了。可見這供狀送去了乾清宮,皇上如何震怒?
就算是說一句動搖國本也不為過了。
隻看這供狀,就是好大一股殺氣,如今皇上與太子爺關系本就不好……這要是送上去了……
範文珍隻是笑,叫衆人覺得驚慌不已。
第410章
九公主
就在他們驚慌的時候,範文珍忽然大笑,将一邊押解他的士兵腰上的佩刀抽出來,比在自己的脖子上:“今日,我範文珍身死,也是為太子爺效忠卻被太子爺抛棄隻過。爾等豈敢再效忠?”說罷,便橫刀自刎,一腔鮮血噴的到處都是。就是那供狀上,也濺上好幾滴去。
一時間,衆人愣怔許久,這才反應過來。
如此一來,這供狀不送也不成了……
範文珍這一死,是死無對證。太子爺這一回……冤枉也好,還是不冤枉也罷,都要倒黴了。
而緊随其後,自己進京自辯的噶禮得知範文珍的死之後,一拍大腿,竟是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。
得,現成兒的背鍋的啊!
可不是麼,這天底下做官的,自然都是皇上的官兒。
可是,誰敢違抗太子爺呢?
遠在京城的太子爺,全然不知,自己已經無形中落盡了一個泥潭。
是那種,掙紮會陷得更深,不掙紮卻也要陷下去的泥潭。
說不清楚,也無法擺脫……
很多很多年之後,他還經常想起這件事。不過那時候,他早就釋然了。
他隻是想,這世間萬事都逃不過一個巧合吧?
也不知是巧合決定了命運呢?還是命運碰見了巧合。
反正,隻能說是命了。
與此同時,四爺一行人已經到了塔克部。
塔克部如今張燈結彩,很是有娶公主的樣子了。
隻是,那裡的漢子們看着四爺一行人的時候,眼裡終究是不善的。
他們天生英勇,自然不屑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