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麼就是各色粥品,很少的一碗一份,精緻美味。
要麼就是炖盅,各色糕點。
可無論是什麼,她都吃的不多,多數都浪費了。
那時候,燕窩是不夠滑的,有腥味兒。
粥不夠爛,咯牙。
炖盅鹹了,糕點味道不好。
她總是有一堆理由貶低膳食的味道,也從不賞賜膳房的人。
如今想來,要是那會子她不那麼做,是不是如今就不必吃這長過毛的饅頭和奴才們吃的大鍋菜了?
是,她失勢了,可膳房裡怎麼會就給她安排了這個?
無非就是,她那一份膳食,叫人貪了罷了。
可她一個有罪的答應,還能因為這個就去理論麼?
李答應吃着剝了皮的饅頭和菜,明明是苦澀的,竟吃出了香味來。
事實上,白菜炖土豆和肉,百姓家裡都吃不上的。饅頭不是新鮮的,可是白面的呢。
李答應隻是在想,宸妃總是賞賜膳房。膳房也上趕着伺候。
有什麼新鮮的好的,總是第一時間送去毓秀宮。給她嘗嘗,給五阿哥嘗嘗。
她也賞賜,也拉攏下面的小太監。
還會因為皇上去了嘗到好吃的,也賞賜膳房。
越是這樣,膳房就越是盡心伺候。
李答應一邊吃一邊想,是不是宸妃要是出事了,膳房就不會苛待她?
一邊想,一邊吃,竟也将一碗菜吃完,還吃了一個半饅頭。
李答應苦笑,過去再好的,也不過幾口。
沒吃飽,上午有點心,有湯水……
可如今,一天兩頓,吃不吃就這樣。漸漸的,竟然習慣了。
她忽然覺得害怕。她怎麼能習慣了呢?
她還有兒子,有女兒,她會出去的。
她的兒子會有出息,會被立為太子……
她總會住進壽康宮,慈甯宮。
那時候,她是太後,宸妃在哪?
她不會太狠的,不會學呂太後一樣,将戚夫人做成人彘。
可她一定不會放過宸妃,她會叫她後半輩子都活在艱難困苦之中。也叫她嘗嘗,這樣的日子好不好受。
她自打進府,受盡恩寵,她會叫她知道,日子艱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