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(第10頁)

  老和尚擡眼,隻看了一眼,就站起身,細細打量起四爺來了。

  四爺皺眉,蘇培盛正要說話,就見老和尚忽然笑起來:“哈哈哈,貧僧住普光寺快一百年了!如今得遇貴人,不枉此生!”

  四爺眉頭皺的更深了。

  雖然他們幾個穿戴不凡,可是也不至于叫一個耄耋之年的老和尚這樣激動吧?

  他們不曾表明身份。

  “解簽麼?這兩位小施主先來吧。這位施主,就稍後可好?”老和尚笑問。

  “好。”四爺退後一步。

  十三爺和十三爺都看了一眼四爺,十三爺先遞過去。

  “縱馬奔南山。”老和尚念了一遍:“小施主年紀輕輕,卻有不少心事。肩上壓着擔子呢。”

  十三爺一驚,這和尚說的極是。

  “然,人生在世,便是如此辛苦。你瞧着不辛苦的人,他指不定更辛苦些。這南山一說,源自于陶淵明施主的那一首詩。可這南山下,真就輕松自在不必辛苦了麼?貧僧看,倒也未必。”

  老和尚搖頭:“這普光寺的簽兒也不見得就那麼準,小施主生而富貴,要是刻意追求桃源,大可不必。南山既然悠閑,又何須縱馬奔去?這世間所有的閑适,都該是随遇而安。”

  “眼前的困境不是困境,一葉障目罷了。小施主堅定心智,往前走就是了。”

  “多謝大師,我心裡豁然開朗了。”十三爺拱手。

  “哈哈哈,能叫你豁然開朗,也是貧僧的功德了!”說着,将那簽兒扔進筒子裡。

  十四爺遞上他的簽兒。

  “哈哈哈,這位小施主也是抽的妙!”老和尚失笑:“這位小施主這一根簽兒啊,自打貧僧做了這解簽的和尚,隻見過三次。”

  “功名還需公正,若是用在文武官員身上,便是告誡官員不要忘本。公正做事,才有功名可言。可用在施主您身上……這道理,就隻有小施主您自己參悟了。”老和尚說着,就将那簽兒丢盡了筒子裡。

  十四爺瞪大眼,半晌沒說話。

  還好是寺廟裡,他雖然不滿,也不能發火。

  “那我如今不懂!還請大師解釋解釋啊!”

  “說不得,說不得!小施主還是自己參悟吧!”老和尚笑呵呵的。

  十四爺憋氣,甩手出去了。

  “這位施主,久等了!貧僧這就幫您解簽,隻是……可否請這衆人出去?貧僧單獨與您解簽可好?”老和尚笑道。

  “奴才伺候爺。”蘇培盛一步不敢退,萬一這老和尚包藏禍心呢?

  “哎,你還是出去吧。”老和尚擺手。

  四爺看着這個做派與别的和尚囧然不同的老和尚,心裡卻不是很懷疑:“都出去吧,出去等。”

  十三位應了是,一步三回頭的出去了。

  蘇培盛帶上門,走遠幾步,死死的盯着,一旦裡頭有事,就沖進去。

  四爺坐在椅子上:“大師請說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