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脾氣不怕,恃才傲物很正常。
老好人才不能用呢。四爺很是明白這一點。
散了早朝,四爺将幾個臣子留在禦書房裡。
“朕看那司馬家父子倒是有些本事,你們以為如何?”四爺坐下,問道。
衆人忙應和,也确實沒有人覺得不好。
“明日他去兵部,要是真有真才實學的話,就該叫他南下。隆科多你也預備着。”四爺道。
“是,臣遵旨!臣早就急不可耐了!”隆科多笑道。
“嗯,福建那邊,秦政海幹的不錯。”四爺點頭:“你去了,替朕看看他。就跟他說,朕看好他!”
“是,臣一定轉達皇上的話!”隆科多點頭,心說這不是聖旨,也不是口谕,就是鼓勵。
“開禁海也好,組建水師也罷,都是要銀子的。戶部,吏部,你們兩部要積極些配合,不要叫他們縮着手腳。也不要心疼銀子,等福建沿海都開了海禁之後,過幾年,銀子就回來了。”四爺笑道。
兩部尚書忙應了,也跟着笑。
四爺如今是知道了,并不是皇帝一句話,就能拿來銀子的。
各部之間,有自己的難處和問題。所以你這邊要銀子,那邊就得給他們創造銀子。
不然戶部也不是搖錢樹不是?
當然四爺心裡有數,福建要開海禁,南邊麼……江甯府等也該收拾了。
不急,吞了的都要吐出來。這大清的官員,四爺也不要求他們幹淨成什麼樣,可是有些太貪了,也該除掉了。
“朕登基不足一年,經驗也不足。不過,朕也不怕慢慢揣摩。隻要國計民生不出問題,朕就不怕摔跤。”四爺笑道。
“皇上天生明君,是臣等的福氣啊。”一個老臣忙道。
衆人附和。
四爺擺手:“哪裡就有天生明君這一說了,就是先帝爺,順治爺,都是一步步揣摩出來的。朕也一樣。你們也不必給朕戴高帽子。朕自己多少本事,朕心裡有數。”
“皇上這般說,叫臣等情何以堪。皇上時時自省,便是明君風範!”明相誠懇道。
四爺笑了笑:“好了,你們手裡事情不少,都一一彙報來吧。看完了,也好各自出宮去。明兒是端午,早朝之後,就放假了。都過節去吧。”
散了之後,四爺就去找葉棗了。
明兒是端午節,葉棗這裡非要鬧着包粽子。誰敢叫她伸手?才滿了兩個月,沾冷水不是傷身子?
所以葉棗看着,阿圓阿玲和琥珀包,珊瑚不會……
四爺進來,葉棗就站起來請安了:“給萬歲爺請安。”
四爺挑眉,心想棗棗叫他怎麼就沒個準兒?
要麼是爺,要麼是皇上,要麼是萬歲爺的……
“怎麼自己包?”四爺看着這一攤子問。
“好吃呀,你們先伺候皇上洗手。”葉棗壞笑。
阿圓幾個一愣,忙伺候四爺洗了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