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奴才給娘娘請安。”張答應福身。
“起來坐下說吧。”葉棗擡手。
“奴才今兒來,是有話與娘娘您說。”張答應笑了笑:“也不算要緊,就是……奴才覺得該說一嘴。”
“嗯?看來是個大事,你說吧。”葉棗笑着看她。
張答應也笑:“初一請安,不是娘娘病着沒來麼。就聽壽康宮的奴才們說了一嘴。什麼九姑娘。今兒上午奴才打聽了一下,這九姑娘說的是烏雅氏族裡的一個姑娘,今年十五。翻過年,是來年的秀女。據說長得不錯。據說,太後娘娘請了那姑娘來宮裡小住。”
“哦?是太後娘娘族中的?”葉棗倒是真的詫異了。
這消息,她沒得到。
“正是呢,是太後娘娘的堂弟家的姑娘。也算是太後娘娘的侄女兒了。”張答應見明嫔娘娘有興趣,所以解釋。
“唔,看來,你我又要多一個姐妹了。”葉棗笑了笑:“這表哥表妹,是個佳話。”
“奴才瞧着,皇上未見得願意吧?”張答應輕聲道:“也不好說,也許太後娘娘另有打算?畢竟翻過年,九爺十爺十二爺都差不多了。其他幾位爺家裡,側福晉都沒有呢。”
“倒也是。”葉棗笑了笑:“不管怎麼說,既然太後娘娘要提拔,那咱們隻能捧着不是?”
“是啊,奴才人微言輕,隻能捧着了。”張答應笑了笑。
“什麼時候進來?這可快過節了,要是還不來,隻怕就要下個月了。”葉棗問。
“這個奴才不知道,不過想來既然有了口風,那就快了吧?”張答應道:“奴才留心着,等有了消息,就來告訴娘娘。”
“勞煩你了。”葉棗笑道。
張答應該說的說了,也不敢打攪。畢竟明嫔也是病剛好。
這就要告退。
葉棗笑着招呼珊瑚:“去把我那對點翠八寶葫蘆的耳墜子和那對紫金玫瑰钗拿來,我也不愛用,東西是好的,就叫張答應拿着玩兒去。”
張答應忙謝恩,帶着感激捧着東西走了。
她出身商戶,打小不缺衣食,雖然家裡的東西比起宮裡來,差的很多。
可也不是為了這一點東西就激動的人。
她的激動來自于明嫔的認同。
張答應本性其實是個張揚的人,可地位不如人,想張揚也不敢。這又是她的聰明之處。
審時度勢,她早就想靠在明嫔這裡了,大家都是聰明人。明人不做暗事。
跟着明嫔,有好有壞,她就是看中了明嫔的以後。
倘或,明嫔成了妃位,她怎麼也該混個貴人吧?
否者的話,出了孝期就算能晉位,也是常在上蹲着了。
下回再有機會,那得是有大事的時候,等不及的。
至于皇上的恩寵,張答應看的明白,看的清楚,不必指望的。
當年都不得寵,如今一年比一年老了,還能有什麼指望?
倒不如撿了高枝兒挂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