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(第2頁)

  到劉家村果然很熱了,但農人們沒有在屋裡貪涼,而是在地頭驅趕、捕殺蝗蟲。

  戴着草帽,頂着烈日,大人孩子老人,全家出動。

  而裡長則是帶着村裡幾個長輩,在村中設了祭台,祭禮神靈,祈求保佑消除蝗災。

  馮蘊牽着元尚乙下車,把他帶到一棵樹冠茂盛的大樹下歇涼,吩咐小滿和侍衛們看着,自己跟賀洽走上地頭。沄

  田間地頭有蝗蟲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,隻要不是成群結隊,就不會泛濫成災。

  但村裡人說,今年的蝗蟲數量,比往年明顯增多。他們已經捕殺了三天,數量仍不見減少,這才不得不拿出家夥來驅趕……

  馮蘊其實不贊同驅趕的方法。

  這無非是從這個村到那個村而已。

  裡長在水井邊洗淨了手,走過來對着賀洽就是低頭作揖。

  “刺史君,你得幫我們想想辦法啊。莊稼都吃光了,整個村子就沒有活路了啊。”

  劉家村和沈家村一樣,以姓冠名,聚族而居,整個村子裡的人都姓劉,都是親戚,要是遭了蝗災,借糧的地方都找不到……沄

  賀洽不太懂農術。

  可聽說蝗災的可怕,方才又聽馮蘊講了一回,也是急得一滿腦門的汗。

  “正在想辦法,正在想辦法。”

  他也上火。

  以前他是個武将,隻管上陣殺敵。

  蝗災卻是自古以來的農術難題,誰遇上算誰倒黴,除了捕殺,他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……

  于是求助的眼神,就落在了馮蘊的臉上。沄

  裡正尚不知道這個牽孩子的婦人,就是雍懷王妃,而樹蔭下駐足觀看的孩童,更是一國之他隻當馮蘊是賀洽的家眷,看一眼,又對賀洽道:

  “今年糧食又漲價了,村裡家戶都沒有餘糧……唉,愁嘞,要是像花溪村就好了,有農具、制衣,陶窯,各種作坊,就算種不出莊稼,也不至于餓飯……”

  賀洽尴尬地笑了笑。

  “劉裡正可以去花溪,跟他們學一學。”

  裡長搖頭,“這世道,哪有不藏私的,吃飯的本錢,誰也教别人,再說了,都幹作坊去了,這田地不就沒人種了嗎?”

  聽上去很有道理,賀洽隻能笑。沄

  糧食危險,不止劉裡長有,身為一州長官,賀洽其實比他還愁……

  馮蘊突然開口:“眼下蝗蟲還不密集,村裡多養些雞鴨鵝吧?有蝗蟲,恰可以節省投喂的糧食……”

  裡長搖頭,有些輕視的目光掃她。

  “夫人有所不知啊,蟲子多了,鴨子是吃不動的……”

  馮蘊微微一笑,“那就是鴨子還不足夠多。”

  她說的多,是那種成群結隊的“多”,而不是裡長眼裡的幾隻,幾十隻那麼多。

  馮蘊轉頭對賀洽道:“刺史君或可以号召各郡縣的養鴨人,組織一支養鴨大軍,共同滅蝗?”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