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馮蘊眉頭緊鎖,邢丙歎道:“到處都鬧匪患,商路斷了,鐵匠也無鐵可打。”
鐵器本就貴重,戰時朝廷管理很嚴。原本馮蘊除了打造農具,還想再給梅令部曲訂制一批刀槍弓箭,用來加強防衛的。
如今看來都是空想。
馮家耕地多,沒有好的農具,還可以靠人力。但很多農戶就真的隻能靠雙手在土裡刨食了。
馮蘊下午去地頭轉了一圈。
缺少農具和糧種,是花溪村大多數農戶的困難。她親眼看到田地裡人拉木犁,全家一起下苦力。
有人看到她出來,就詢問可不可以借用耕牛,鐵犁……
這個裡正不好做啊。
裴獗給她出了一個大難題。
馮蘊回屋擦了把臉,讓邢丙帶人去通知村民。
“長門莊外大槐樹下集議。伍長,什長,須點名。”
這陣子阿樓在屋裡養傷,邢丙便被當成了阿樓來使喚,事情做得多了,也順溜得很,叫上兩個部曲就出去了。
花溪村顧名思義,有一條環村小溪,一直通往長河。長門莊獨占溪灣一角,門外是寬整的平壩,壩下便是溪流,是整個村落裡最大的宅地,其餘村戶大都圍在莊子和溪流周圍,景色獨好。
約莫半刻鐘不到,院外并排的三棵大槐樹下,就陸續有村民過來。
伍長,什長跑得最快。
這是馮蘊做裡正以來,第一次集議。
槐樹下早擺好了幾袋種糧,還有一些零散的農具。
這年頭,糧食是救命的。
誰家有糧都是藏起來,這麼擺出來看着幾大袋,很是惹眼。
小孩子圍着槐樹跑來跑去,大人們都安靜地等着。
“裡正娘子,這是弄啥?”
“糧食是分給我們的嗎?”
馮蘊都一一回應,“稍等人齊便說。”
盡管“裡正娘子”這個稱呼有點古怪,但至少是獨一份的,晉齊兩國,哪裡有女子做裡正的,隻有她馮蘊。
人齊了,邢丙敲一聲銅鑼。
“安靜!”
人群便安靜下來,仔細聽裡正娘講話。
馮蘊沒有官瘾,說話不多,簡潔。
“糧種不是用來吃的,是種的。”
“農具集體所有,按什均分,沒有農具的可找伍長記下,伍長再向什長報備,輪流使用,不落一家。”
“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買糧種,租農具,都要花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