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(第7頁)

  葉闖隻覺得裆下涼飕飕的。

  心裡話,上有大将軍,下有你敖七,哪裡輪得到他來打什麼主意?就算有什麼想法,也早就萎了。

  不過,敖七交代的事情,葉闖還是放在心裡了。

  當即找賀洽了解了一下雨前茶寮的情況。

  任汝德是臨川人,茶葉商,三年前來安渡,是登記在冊的茶寮老闆,但雨前茶寮前三年是租賃給安渡郡本地人在做,前陣子才收回來。

  立戶時,任汝德稱其祖上做過前朝的中書舍人,齊朝立國的時候,才帶着族人舉家逃亡。

  從他的說法來看,任家與眼下這個南齊朝廷是有宿仇的。

  注籍在花溪村,投靠晉國,都挑不出錯處來。

  畢竟他親口說了,和馮敬廷是舊故。

  敖七卻不很放心,“這老小子……你我要多上點心,切莫讓他禍害女郎。”

  —

  馮蘊選好地塊,自己帶繩丈量,又回去親手畫了圖紙,然後便着手建房。

  家裡有人,就是這點方便,什麼事都可以自己動手,但除了打土坯這種簡單的活路,整個建房的結構還是要找老匠人來把控。

  她也隻是紙上談兵。

  馮蘊讓邢丙去打聽了一下,很快就找到了隔壁沈家村的沈二。

  沈家村是一個宗族村,全村基本都是本家,很團結,村裡建有祠堂和土堡禦敵,相當于一個小型塢堡,戰時沒有像花溪村一樣大片土地原是被世家大戶占有,一打仗就帶人逃了,十戶九空。

  相反,沈家村人口很多。

  馮蘊親自見了沈二。

  她對農具作坊要求不高,但近來她在花溪村住的時間多,将來更是如此,她想将莊子再修葺加固一下,住人的房間裡要鋪木質的地闆,建火炕,不然冬天來了,她可是受不了。

  她做好了讓沈二大敲一筆的打算。

  不料沈二不談價錢。

  隻說:“我來花溪村前和族長商量過了,眼下正是秋播的時候,村裡人手不足,所以,人工你們自己負責,木匠、泥瓦匠我們出……你們一日管兩頓飯便是,不要工錢。”

  沈二又說:“但鐵制農具,我們沈家村想買一些。”

  馮蘊看着他,“好說。”

  沈二面上浮出喜色,“裡正娘子隻管放心,我們按正價買,不占花溪村的便宜。”

  無論南北朝廷,對鐵、鹽等物資都管控極嚴,一般由朝廷限量限價專營出售,普通農戶不好購買,又不像塢堡可以偷偷開一些私礦,馮蘊的一聲“好”,可以說是很大的誘惑。

  花溪村要開農具坊的消息,村民們耐不住欣喜,早就吹出去了。

  馮蘊本也沒有想過藏私,當然爽快答應。

  當然,馮蘊敢這麼幹,是鑽漏子,也是裴獗給的底氣。

  不是喜歡聽她喚夫主嗎?那就要給他兜底。

  朝廷的鹽鐵專賣暫時管不到安渡來,即使有一天要管,那就找裴大将軍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