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(第4頁)

  這個議廳在議館的另一端,和晉方遙遙相對。

  馮瑩坐在一側,為蕭呈和馮家長輩端茶倒水,極盡小意。

  馮敬堯說到上次和議,還是在十四年前,并州。

  使臣們唏噓不已。

  不知是誰突然就提到了謝獻将軍。

  “謝将軍健在時,晉人敢不畏齊?”

  謝獻的名字一出,廳裡突然便沉滞下來。

  齊國的衰落,似乎正是從那一場戰事開始的。

  馮敬堯輕咳一聲,飲一口茶,說道:“打打停停已是常态,不必對晉方抱有太大的期許,緩兵之計耳。”

  衆人點頭。

  蕭呈神情沒什麼變化,不愠不火地道:

  “朕有一計,隻看晉國應是不應。”

  馮敬堯知道皇帝是有主意的,并非延平帝蕭珏那種無腦之人,甚至比死去的懷仁太子蕭灼更有帝王相。

  馮家百年公卿世家,幾經沉浮,跟着蕭氏立國,個中根源了如指掌。

  “陛下何計?”

  蕭呈道:“和議在一個和字。我方議書,晉不同意。晉方議書,我方不肯。那争來争去,必是誰也說不服誰,和議陷入僵局,難不成再要大動幹他輕輕一笑,“晉方不想打,那就得和。屆時我提議,雙方以三道試題作賭。誰勝,信州便歸誰,端看晉方允是不允……”

  馮敬堯道:“題由何人出?”

  蕭呈道:“晉一題,齊一題,雲川出一題。”

  聽上去極是公平,馮敬堯卻覺得兒戲了。

  “陛下可有把握說服晉方認可?”

  蕭呈反問:“尚書令可有把握,讓晉方讓步,還我信州?”

  這話難住馮敬堯了。

  信州眼下是晉國的實占區,要讓人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,比登天還難。

  所以,蕭呈的辦法成與不成其實都是絕境裡尋求的一線生機。晉國同意,當然好,不同意,其實也沒有更大的損失。

  馮敬堯道:“計是可成。但如何說服晉方同意,是個問題。”

  馮敬廷在一旁坐了許久冷闆凳,身為皇帝的嶽父,他覺得自己可以表個态,“依臣愚見,我方可從兩者入手。”

  蕭呈問:“府君說說看。”

  馮敬廷道:“其一,由臣去找臣的不孝女,或可從裴獗入手。其二,晉太後驕橫好勝。找到機會,激她一激,隻問她晉廷敢不敢賭……”

  蕭呈笑了下。

  馮敬堯卻垮下臉來。

  對這個不争氣的幼弟,他素來是看不上的,語氣也嚴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