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小孩子最樸實無華的看法。
以前他沒有這種認知。
但花溪村裡的夫妻,都是這樣。
他特地請教了林女史,這才弄清楚基本的倫常……
林女史的口中,對馮蘊其實是沒有什麼好話的,但來來去去,也無非說她婦德有礙,這讓元尚乙聽了很不高興。
馮蘊沉默許久,沒有說話。
有些事情,是沒有辦法和小孩子說清楚的。
她隻能認真應道:“我們跟尋常人家的夫妻可不同。大王公務繁忙,有很多事情要做,我也是一樣,我們都太忙了。”
元尚乙問:“那你們不會想念對方嗎?”
馮蘊看着他,遲疑一下,“會想。”
元尚乙突然把手放在馮蘊的手背上,誠懇地道:“娘子,我願意回京了。你陪我回西京去吧。”
小孩子赤誠的眼睛裡,滿是期待。
他不是想回京,是他以為馮蘊因為他才留在安渡,沒有跟雍懷王在一起,還招來養心齋那些人,背地裡嚼舌根。
元尚乙過意不去。
馮蘊看着這樣的元尚乙,不經意就想起上輩子小小的渠兒,在瀝瀝的雨天,撐着一把傘跑到她的面前,告訴她說。
“渠兒長大了,想自己搬去昭德宮住。渠兒去看過了,昭德宮很大很好看……”
哪個小孩子願意離開母親?
無非怕母親為了護他,在父皇面前為難。那時候蕭呈每每到馮蘊宮裡,看到蕭渠情緒就不太好,孩子敏感地察覺到了,自己是不讨喜的,是父皇和母後之間的阻礙……
稚子之心,純粹如洗。
馮蘊自然不同意。
渠兒也是這般,明眸的雙眼如星辰般盯着她,柔軟的小手握上來,輕輕地道:
“母親,你就允了孩兒吧,稚鳥長大了都要獨自飛翔,兒子也該要獨立,才能長出大大的翅膀……”
“娘子?”元尚乙握緊她的手,“你陪我回西京,好不好?”
片刻,馮蘊才回過神,聽清楚這孩子在說什麼。
下意識地,她握住元尚乙的小手,将他的身子摟緊。
“多謝阿元為我着想,但我眼下走不開,如果你要回去,我可派人送你……”
元尚乙眼裡果然露出異色,小嘴巴抿了起來。
馮蘊明白了,淡淡地一笑,“阿元不必擔心,用不了多久,我們就可以夫妻團聚了。安渡不是馬上要置輔都,建離宮了嗎?”
元尚乙問:“娘子當真不是因為我才留下的嗎?”
馮蘊很心疼他。
“當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