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(第1頁)

  朱醫生點起了一支香煙,心想兒子既然有興趣,自己就不妨多說點。

  “寒生,聽說過朱元璋‘活葬母’的故事麼?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兩軍相持不下,劉伯溫在江西見到一卧龍崗,以為山勢盤旋如卧龍,而且于龍額處發現一太極暈。由于戰争的需要,他力主朱元璋趕快營葬,以求速發壓過陳友諒。可是朱家并無枯柩可以營葬,為此朱元璋整日裡愁眉不展。這天,他雙目失明的寡母,聽見兒子在唉聲歎氣,以為前方戰事失利,于是她勸兒子不要去争權奪利、争地争城,并說‘你們朱家祖墳上沒有帝王之氣’。朱元璋則告訴母親說,陳友諒家祖墳葬的是雙鳳朝陽的大穴,是出帝王的,而我們朱家祖墳無法與他抗衡。現在卧龍崗有一蓋過陳友諒的帝王大穴,隻可惜朱家無枯柩可以營葬。瞎母聽到這裡,明白兒子的心思,便叫兒子前去營穴,次日寅時必可葬朱家的一個嫡親祖先。朱元璋雖然将信将疑,但還是照母親的吩咐,把正穴挖好。到了寅時,瞎眼母親讓人攙扶着來了,穿戴整齊,摸索着走到墓穴裡,直立不動,竟瞑目而逝。

  其母是肉身下葬,并沒有棺柩束縛,因此發得很快,不久鄱陽湖大戰,朱元璋就徹底擊垮了陳友諒,奠定了帝王的根基。實際上,陳友諒家祖上九代行善,朱元璋家祖上十代被人欺,若不是太極暈壓過了雙鳳朝陽,朱元璋也不可能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了。”朱醫生說完,揿滅了煙頭。

第六章

  “哇,太極暈這麼厲害啊。”寒生由衷地感歎道。

  朱醫生一面開始動手刨土,一面接着講述太極暈的由來。

  自然界有五種顔色的土壤,白垩土為金,青色土屬木,黑土是水,紅壤為火,黃土則屬土。太極暈呈圓形,直徑丈許,其内自然生成這五色土,非常罕見。而且暈内土中還孕育有五色土卵,俗稱“土蛋”,蛋内中空,内裡間或生有蟲,形如蠶。

  “真有這麼奇怪的地方?”寒生似有不信。

  “等抽空帶你去長長見識。”父親許諾道。

  寒生接過鋤頭,替換父親刨土。

  “有人暈倒啦。”竹林内傳來婦女的喊叫聲。

  朱醫生忙抓起藥箱朝竹林裡跑去,寒生也扔下鋤頭跟随着去看。

  村北頭的李老二倒在了自家的祖墳前,在一旁聲嘶力竭叫喊的是他的婆娘李二嬸。

  “小心,有黑氣,帶二嬸去上風頭。”父親吩咐道。

  寒生拉李二嬸轉到了上風頭方向,見父親打開藥箱,取出藥丸匆匆塞入李老二嘴裡。

  寒生腦袋外來歪去的仔細觀察着,可還是看不到那黑色的屍氣。

  “眯起眼睛,盡量用眼角的餘光,要不經意的一瞥。”父親告訴寒生道。

  寒生按照父親所說的方法眯起了眼睛,來回的瞥來瞥去,終于有一兩次看到了彌散在墓坑裡淡淡的幾團黑氣。

  “我看到啦!”他高興得喊起來。

  父親微笑着望着寒生,輕輕扶起悠悠醒轉的李老二,告訴他墳墓中有些污穢有毒的氣體,要等屍氣散盡再行斂骨。

  午後不久,寒生爺爺奶奶和母親的屍骨都已經盛殓到了布口袋裡,填好墓坑後,大黃狗跑在前面,父子倆帶着先人遺骨返回家中。

  晚飯時,父親又指點了些堪輿觀氣之法,這孩子學醫不成,習風水之術倒是有些奇禀異賦呢,他想。

  夜深了,西屋裡的寒生仍在挑燈夜讀,越看越是吃驚,《青囊經》上記載的方子真是匪夷所思,而且對某些疑難病症用藥都是一貼即愈。三更時分,寒生終于通讀了一遍,掩卷長歎,他清楚,自己此生真的要像當年華佗一樣,懸壺濟世,浪迹江湖了。經書木匣收好後,打了個長長的哈欠,吹熄了油燈,美美的進入了夢鄉。

  清晨,父親咚咚敲響西屋的房門。

  “今天給先人骨殖落葬,快起來。”父親隔着門道。

  寒生揉着眼睛爬起來,還在連連的哈欠。

  早飯時,寒生小聲的問父親:“老爹,你是不是想把曾祖和爺爺他們的骨殖葬到太極暈那兒去?”

  “呸,虧你想得出來,咱家一世郎中,隻想着解人以困,别無他求,若想榮華富貴,你曾祖早就進太極暈了。”父親正色道。

  “我可沒那個意思,一世郎中倒也自在潇灑,我就想今生浪迹江湖,懸壺濟世,解人以困。”寒生認真的說。

  “唉,老爹明白你的心思,可是學醫是要靠天賦的,否則就是一名庸醫,會害死人的,你都二十歲了,卻還是一事無成,我知道你不願意種地,學醫又無所成,本想教你青鳥堪與之術,可是現今社會又沒人信這個,你總得有門子手藝啊。”父親教誨道。

  寒生低頭不語,心想,現在什麼也不說,早晚有一天會叫老爹大吃一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