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(第3頁)

  “不必了,将嬸娘的遺骨帶到鄱陽湖谷,交給我師姐,她會将我葬在師父的身旁,我已無憾矣。”秃頭老婦喃喃道。

  “王婆婆已經過世了。”寒生難過的說道。

  “什麼?我師姐已經死了?”秃頭老婦驚訝道。

  “王婆婆将功力傳給了她的徒弟明月,自己死在了河北唐山,她的遺骨已由徒弟明月帶去了香港,與她當年的情人古仙合葬在了一起。”盧太官告訴嬸娘道。

  秃頭老婦臉上現出一絲苦澀的微笑:“師姐這麼多年了還是放不下那個古仙。”

  “嬸娘,你是如何找到那64名吳家子弟的?”盧太官問道。

  “桃花江是美人窩,”秃頭老婦苦笑道,“我找遍了野人山和胡康河谷,每當月圓子時,我就用益陽方言唱這首歌。那些士兵的魂魄隻有在農曆的每月十五夜深時,而且天上必須有圓圓的月亮,他們在月光下寂寞的遊蕩在這方圓千裡的叢林中,發出點點微弱的鬼火,戰死在異國他鄉,魂魄無歸,日夜思念家鄉的親人,真的是可憐啊。”

  “子夜遊魂。”寒生發出長長的歎息聲。

  “他們聞到了熟悉的聲音,飄浮在了我的身邊,安靜的聆聽着來自家鄉的小調,我告訴他們是來接他們回家的,然後用祝由神功第二式‘移花接木’,将他們轉移并封存在了我腦中的祝由舍利之中。”秃頭老婦說道。

  “祝由舍利能容納多少魂魄?”寒生突然問道。

  秃頭老婦聞言一愣,思索道:“魂魄無形,應該多少都可以吧。”

  盧太官似乎想起了什麼,于是問秃頭老婦道:“嬸娘,桃花江畔的‘伏匿穴處’那石棺内的吳老爺子,真的就是咱羞山吳家先祖,鹹豐年間的大清長江水師提督吳家榜麼?那時距今可是已有100多年了呀。”

  “不錯,正是鹹豐年一品大員,長江水師提督吳家榜,”秃頭老婦崇敬的說道,“不過,他是一具僵屍。”

  “僵屍?”盧太官吓了一跳。

  十八種屍變之一,寒生想起了《屍衣經》中的記載。

  秃頭老婦解釋道:“那具石棺乃是極佳的養屍地,清乾隆年間進士,錢塘人倉山居士袁枚在《子不語》中說僵屍有八,紫僵、白僵、綠僵、毛僵、飛僵、遊屍、伏屍和不化骨,吳老爺子在石棺内修煉已近百年,快要成為飛僵了,也就是僵屍之王。”

  “啊……那豈不就是要變成‘魃’了?”寒生驚呼道,劉伯溫在經中記載,飛僵亦為‘魃’,雙目長在了頭頂上,行走如飛,曆代官府和民間謂其大害蟲,均在鄉野之間四處搜尋其蹤迹,捕獲後以火焚之,化為灰燼。

  秃頭老婦凝視着寒生,問盧太官道:“這孩子是誰?小小年紀倒是懂得不少呢。”

  “他叫寒生,江西婺源人,是中醫世家,嬸娘的師姐王婆婆對他極為賞識,他們也曾一起住在鄱陽湖谷之中。”盧太官介紹說道。

  “哦,那你知道我師姐的那個徒兒麼?”秃頭老婦問寒生道。

  “明月,她就在石洞的外面。”寒生回答道。

  “你們全都出去吧,木頭去把師姐的徒兒明月帶進來,我要在臨終前将悟出的祝由神功最後三式傳授給她。”秃頭老婦有氣無力的說道。

  衆人魚貫的走了出去,誰都沒有注意到,沈才華心情郁悶的蜷縮在石台角落裡仍留在了石洞之内。

  中了血降頭的人們漫無目的的在小溪邊遊蕩着,每個人的臉上都呈現出原始的、天真無邪的傻笑。

  明月仍站立在原地苦苦的思索着,時而微笑,時而嚴肅,猿木走過去拉住她的手,牽着朝石洞内走去。

  “你是師姐的徒弟明月,是麼?”秃頭老婦虛弱的問道。

  明月站立在石台上,以奇怪眼神兒望着半倚在石壁上的老太婆,報以傻傻的一笑。

  秃頭老婦眉頭一皺。

  “外面的好多人都是這個樣子的。”猿木見婆婆不高興,忙憨憨的幫着明月打圓場道。

  秃頭老婦凝視着明月的眼睛,心中已是涼了半截,她緩緩說道:“看樣子是中了什麼降頭了,木頭,讓她跪下。”

  猿木抓着明月的膝蓋窩,用力壓下,迫使她雙膝一軟,跪在了秃頭婆婆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