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(第8頁)

  沈才華得意的望着寒生……

  寒生奇奇怪怪的事情見得太多,因此也不為怪,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。

  一個多時辰後,甘拜迪到了,木船靠上了小鎮邊上的碼頭,沈才華此刻光着小屁股摟抱着吸子筒睡得正香。

  阿明和小芹背着卡賓槍走進碼頭上的一間木屋内,不大一會兒,便夥同一個長着絡腮胡子的大漢走了出來。

  “你們在這裡等着。”那人說着繞到了房後,須臾,響起了馬達聲,一輛破舊的美式小吉普冒着黑煙沖了出來。

  “寒生,我們上車吧。”阿明招呼船上的寒生。

  寒生一手抱着睡着了的沈才華,一手抄起了吸子筒,登上江岸,坐進了吉普車裡。此刻,睡夢中的沈才華鼻孔不住的翕動着,仿佛嗅到了什麼,但卻仍舊沒有醒來。

  絡腮胡子駕駛着吉普車,阿明坐在前面,寒生抱着孩子和小芹在後排,而吸子筒就靠在了門旁。

  這輛二戰時期的美式吉普車亮着唯一的一隻大燈,沿着恩梅開江岸邊的土路颠簸的行駛,身後留下一串濃濃的黑煙。

  山寨坐落于在靠山面江的一條寬闊的山坳中,四周都是高大茂密的毛竹林,月光下隐約瞧得見有百餘棟高腳竹樓,寨子中間是一條小溪,泛着清冷的月光在淙淙流淌着。

  吉普車停在小溪木橋的一側,阿明道謝後與寒生等下了車,那車又折返駛回去了。

  阿明家的竹樓就在溪水的邊上,高腳竹樓的底層養着幾頭豬和兩頭黃牛,樓上透出了油燈光,看來老爹還未睡下。

  “誰!”旁邊的竹林裡鑽出來兩名持槍的哨兵。

  “是我,阿明。”阿明回答道。

  哨兵上前确認,看見了懷抱嬰兒的寒生,遂問道:“他們是……”

  “從中國江西來的鄉親。”阿明愉悅的說道,然後擺擺手,拽着小芹招呼寒生上樓。

  寒生手中的吸子筒瞥見了溪水,興奮的眨了眨眼睛。

第三百二十三章

  “江西……”躺在竹席之上的老爹,面容憔悴蒼老,他的面頰不斷的顫抖着,老淚縱橫,泣不成聲,斷斷續續的講述了中國遠征軍人背井離鄉的凄慘遭遇。

  1942年進入緬甸的中國遠征軍第六軍中有一個師,其編号為93師,他們曾在中緬邊境地區駐紮長達五年之久,在當地撣邦頗有影響。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大潰敗後,許多其他零星部隊也都被編入了93師,所以中緬泰老邊境的各族老百姓幾乎都知道93師。這部分殘軍能在緬甸立足,是因為當時緬甸獨立剛兩年,政府的控制力還沒有到達緬北。後來,緬甸政府曾對殘軍展開過為期兩個月的清剿,但由于這些中國遠征軍人戰鬥經驗豐富,加上破釜沉舟的決心,緬甸政府軍最終慘敗,不得不與93師議和。達成的協議是,緬甸政府同意殘軍到靠近泰國邊境的“勐撒”駐紮,指揮官段希文、李文煥率領約93師4000餘人撤到泰北山區一個叫“湄沙隆”的地方,相鄰“勐撒”。

  當時,泰國政府允許這支外國部隊駐紮在自己的領土上是有條件的,原來,泰國士兵不能打仗,于是泰國政府想借國民黨這支部隊來阻斷緬共、泰共、老共之間的聯系,幫助清剿泰共遊擊隊和泰老邊界的老撾共産黨部隊。93師為了自己的生存,不得已而答應在别國的領土上為别國政府去出生入死,并以犧牲1000餘名士兵生命的代價完成了清剿。從此,93師在緬甸、泰國和老撾之間的金三角地區有了栖身之處,師部駐地在小鎮“美斯樂”,這裡成了泰國的國中之國,完全由這批中國遠征軍人所控制。1964年春天,段希文率部向泰國政府投降,改編為“泰北山區民衆自衛隊”,無論番号怎麼變,隸屬于誰,當地人仍稱他們為“93師”。

 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時都沒有攜帶眷屬,1949年,随着共産黨奪取了政權,回國的希望徹底的破滅了。那一年又一年回鄉的祈盼與絕望,老兵們心涼了,以後便陸陸續續的與當地傣族和苗族婦女結婚成家并定居了下來,至今93師的老兵以及家屬後代已有40餘萬人,分散于整個金三角一帶,但是沒有任何國籍。

  可憐的中國遠征軍,我們在異域戰勝,仍是天地不容,我們在異域戰敗,隻有死路一條,我們在異域戰死,便與草木同朽啊,永遠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,再也見不到家中的親人,不能為父母送終……

  老爹講完了心酸的往事,淚水依然是流淌個不停。

  寒生心中亦是黯然,這段曆史以前從不知道,學校課本中也沒有,自從遇到盧太官以後,才得知在原來二戰期間,中國竟然還有這麼一支軍隊在異國他鄉與日本人浴血奮戰,直至今日仍有國難投,有家難歸啊,這是一支被當今中國人遺忘了的軍隊。

  “老爹,您病了?”寒生望着躺在竹席上的老人家關切的問道。

  “好些年啦,自從阿明母親去世後,我便癱瘓了,唉,唯一的希望就是臨死前能夠再回江西興國老家瞧上一眼啊,看來是無望啦。”老人悲傷的說道。

  “讓我來看看。”寒生抓過老爹的手腕切下三關。

  須臾,寒生放下老爹的手臂,說道:“老爹,您這是腦部血管栓塞引起的,人體十四條經絡,就有十三條通過頭部,外邪侵入諸陽之首,實為真中風之症,隻要設法疏通閉塞的經絡,便可治愈。”

  “聽小老表之言,難道是懂醫的麼?”老爹疑惑的問道。

  “我是一名赤腳醫生。”寒生實事求是的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