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(第9頁)

  “快,快扔掉斷……‘斷腸毒母’!”嘟嘟叫道。

  “這株隻是普通的斷腸草,”沈才華自言自語道,“我要找到‘斷腸毒母’,送給寒生爸爸。”

  山風習習,空氣中彌散着淡淡的清香,沈才華眯起眼睛朝山間望去,漫山遍野的黃花,‘斷腸毒母’會生長在哪裡呢?聽寒生爸爸說過,斷腸草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,草藥名“勾吻”,莖隻有鉛筆芯粗細、20多厘米高,小指甲大小的綠葉,根部氣味聞起來先香後臭,多嗅幾口便會頭暈目眩。而“斷腸毒母”乃是生長千年的母株,藤粗葉厚,通體劇毒,尤其是根部已成瘤狀,無須無毛,無嗅無味,但奇毒無比,隻須浸入井水一沾,便可毒死一村子的人,因此列為中國古代十大毒藥之首。斷腸毒母如此劇毒之物,但外用卻對疥癞、濕疹、癰腫、毒疔瘡之類的病症有奇效,大概是以毒攻毒吧,所以自古以來譽為世間上“最危險的中藥”。江西一帶,山野之間,斷腸草時有生長,但是“斷腸毒母”則極為罕見,連寒生爸爸也隻是聽聞,并沒有親眼見過。

  沈才華将“斷腸毒母”的外貌特征描述給了嘟嘟聽,嘟嘟點點頭,随即振翅飛起,滿山遍野的尋找了起來。

  許久,嘟嘟滿頭大汗的飛回來了。

  “沒……沒有,都,都找遍了。”嘟嘟垂頭喪氣地說道。

  “奇怪,這裡生長了如此多的斷腸草,應該有一個母株啊。”沈才華思忖道。

  “那……那邊懸崖峭壁下面有,有一個山洞,裡面雲,雲霧缭繞的,隻有那兒沒……沒去看。”嘟嘟想了想,告訴小主人說。

  “帶我去瞧瞧。”沈才華說道。

  鞋山峭壁之上,北宋大書法家米芾寫的行草“眠雲”二字曆曆在目,筆迹骨格清奇,風樯陣馬,沉着快意,不愧為人稱“米颠”。

  沈才華腰間纏着一根藤條,一端系于樹上,然後手抓藤條慢慢的向下攀援,但他并未注意到,自己沒能将藤索系牢靠,軟滑的藤條正在一點點的松開……

  “小……小心!”嘟嘟拍打着翅膀,懸停于空中急迫的警告道。

  此刻,沈才華已經淩空接近了山洞口,突感藤索一松,整個人倏地墜下……他還未及驚呼出口,就已經掉落在了石洞前的一塊凸石上,之後身子一仰,又往崖下掉去。就在這緊要關頭,嘟嘟暴喝一聲,一頭撞向了沈才華的後背……七八歲的沈才華身體較輕,而嘟嘟是一隻大鳥,具有一定的分量,再加上撞擊的力度,瞬間竟然把才華的身子硬生生的頂進了石洞内,搖晃了幾下,終于站穩了腳跟。

  好險……沈才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,定了定神,然後解開了纏于腰間的藤條扔在地上。嘟嘟則扶着洞壁,心髒嘭嘭直跳,口中“呼呼”的喘着粗氣。

  鞋山全部由石灰岩構成,據說源自冰河時代,千萬年下來,山體内部腐蝕出一個個的空洞,犬牙交錯,如同迷宮一般,從未有人探過究竟。

  這個石洞并不大,隻有一人多高,洞口望進去數米便已經光線十分暗淡了,霧氣缭繞,不知拐向何處。沈才華伸手摸了摸岩壁,粗糙而多孔,上面長滿了青苔,霧氣仿佛就是從那些細小的孔洞裡冒出來的。他不知道,此石洞岩體乃是由一種稀有的鞋山吸水石構成,每當天氣陰晴變化之時,吸水石都會溢出白色的霧氣,以往山上的僧人憑此就知道要變天了。

  石洞的中間生長着一株手腕粗細的黃褐色植物,上面伸展出數根藤條,爬向洞外,光滑帶有紫色,長有對生的墨綠色厚葉,葉面光滑,背面則呈暗紅色,其間開着一些喇叭形的小黃花,沈才華知道,這就是他要找的東西了――“斷腸毒母”。

  “這就是‘斷……斷腸毒母’麼?”嘟嘟背貼着石壁,緊張的問道。

  “嗯,就是它,我要把‘斷腸毒母’的根瘤挖出來。”沈才華興奮地說道,他畢竟還是個小孩子,全然忘記了崖上的那根藤條已經脫落,自己已然被困洞中。

  嘟嘟歪着腦袋仔細的觀察了好一會兒,最後沮喪地說道:“它,它的根紮在了石頭縫裡,我……我們拽不出來。”

  是啊,怎麼才能從石縫中拽出來呢?沈才華不由得洩氣了。

  “才,才華,你看,這石地上的縫隙很……大,下面可,可能還有石洞呢。”細心的嘟嘟突然說道。

  沈才華俯身爬到地面上,眯起眼睛朝着黑乎乎的裂隙中望去,感覺到有陣陣陰風飄上來,嘟嘟說的沒錯,這下面一定還有石洞。

  “我們找找看。”沈才華說罷,便摸索着往黑暗的山洞深處走去。

  “我……我在前面探,探路。”嘟嘟扇動着翅膀,勇敢的躍到了前面為小主人帶路。

第九章

  石甬道内朦胧暗淡,但并非漆黑一片,有些極微弱的光線透過石灰岩腐蝕的孔洞裂隙折射了進來,當眼睛逐漸适應了以後,可以影影綽綽的分辨出洞内景物。

  沈才華和嘟嘟沿着甬道走進去十餘米後,發現前面分出來好多的岔道,高矮窄闊,參差不齊,空氣中聞得到淡淡的苔藓腥氣。

  “我們怎……怎麼走呢?”嘟嘟回頭問道。

  “這邊,”沈才華指着邊上的一道狹窄的向下斜伸的石縫裂隙說道,“好像可以轉到‘斷腸毒母’的下面。”

  裂隙斜斜的向下延伸着,沈才華扶着石壁緩緩前行,觸手軟綿綿、濕漉漉的,那是覆蓋在吸水石上的一些苔藓。越往下走,感覺到逐漸寬敞起來了,而且光線也明亮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