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才華用手拽了拽安息長老的袖子,悄聲說道:“剛才吃米線的時候見過的……”
長老點點頭,說道:“老衲是仰光大金塔福壽宮安息長老。”
幾名軍人圍攏過來,烏黑的槍口直對着他們。
小胡子嘿嘿笑了笑,望着沈才華說道:“小孩兒,你的大鹦鹉呢?”
“幹什麼?”沈才華警惕的問道。
“我們頭兒的阿文被你的大鹦鹉殺害了,你總的賠償點什麼啊。”小胡子說道。
“年輕人,這是你們頭兒主動要求比試的,生死皆為天數,怪不得大鹦鹉的。”安息長老平靜地說道。
“哼,你這個老和尚住在仰光,恐怕是吳奈溫派來果敢解放區的探子吧?”小胡子瞪着一對三角眼不住的上下打量着安息長老。
“阿彌陀佛,老衲從不問俗世之事。”安息長老口誦佛号。
“來,給我搜搜他們。”小胡子命令道。
此刻,左右護法把目光望向了安息長老,隻要師父一聲令下,幹掉這幾個人還是輕而易舉的。
安息長老呵呵一笑,伸直胳膊讓他們檢查,見師父不表态,兩名護法隻得作罷。
“這人是誰?”老乞丐醜陋猙獰的面孔吓了小胡子一跳,他面露疑惑地說道。
“他又聾又啞,是老衲新收的一個弟子。”安息長老回答道。
“真他媽的醜陋……”小胡子厭惡的說着。
“明月……”老乞丐的喉嚨裡咕噜着,好像阻塞住了什麼,發音含糊不清,同時伸手在胯下摩挲着蛋蛋……
“哈,原來不是個啞巴,老家夥還挺騷性的呢,安息和尚,這下露餡了吧?”小胡子得意的淫笑了幾聲。
“他們身上沒有發現武器。”一個士兵搜查結束報告說道,沈才華是個小孩子,他們也就沒去摸他的口袋。
“快看,大鹦鹉!”另一個士兵指着天空說道。
嘟嘟在空中潇灑的翺翔着,羽毛在陽光下閃射着藍寶石般的色澤,美麗之極。
小胡子點點頭,吩咐道:“把他們統統帶回營地,大鹦鹉肯定會跟着走的。”
安息長老心下尋思着,此地是緬甸人民軍的地盤,暫且随着他們走一趟,到時後再相機行事好了,總之不到萬不得已,則不必與之動武,“好吧,老衲就随你們去。”他點頭說道。
這幾個緬甸人民軍的士兵持槍押着安息長老一行,沿着山谷朝着果敢的首府老街走去。
果敢位于緬北撣邦地區,面積約一萬多平方公裡,明清時隸屬于雲南省。明末清初,大明王朝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随永曆皇帝朱由榔(桂王),從廣西、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,最後流落到了緬甸。公元1661年隆冬,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,逼迫緬甸王交出永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國,缢死于昆明的逼死坡。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、随從和大批百姓誓死不降清,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的生栖繁衍着,曆經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,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。
清末民國初年,果敢為英國拓展殖民地而侵占,成為英屬緬甸殖民地,但曆屆民國政府均不予以承認,直至新中國成立後,方才同意劃歸了緬甸,因此,果敢族也就是緬甸的漢族,通行果敢語(西南漢話)。在緬甸吳奈溫軍政府排華的年代,緬甸國内一律取消漢語和漢字,更不允許教授漢文,為了保存自己的中華民族傳統,果敢人民被迫接受“果敢族”的稱謂,并将他們操地方言的漢語稱為果敢語,使用的漢字稱為果敢文,最終得以保證中華文化傳延下來。
老街中央有一所大院子,高高的圍牆,牆頭上還拉着鐵刺網,門口處站有兩個懶洋洋的士兵,拄着槍抽煙曬着太陽,這裡是人民軍果敢縣大隊的所在地。
“把他們都抓來了?”一個穿草綠軍裝的中年人從平房裡走出來,他就是獵隼阿文的主人,旅長楊昆明。
“楊旅長,人一個不少都帶來了。”小胡子報告說。
“大鹦鹉呢?”楊旅長瞅了瞅衆人,沒有發現嘟嘟,疑惑的問道。
小胡子指了指天空,大鹦鹉藍色的身影正在頭頂上盤旋着,密切關注着下面的情況。
“帶進來。”楊昆明命令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