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口的那位小道士手執掃帚長噓了一口氣,口裡面嘟囔着:“唉,總算到吃晚飯的時候了。”
有良趕緊上前,單掌合什,低聲問那小道士:“道兄,請問白雲觀是不是有一個叫賈屍冥的道長?”他在風陵寺待了五六年,對出家人的禮儀還是懂得一些的。
“賈屍冥?”小道士打量着渾身髒兮兮如同乞丐一般的有良,搖搖頭說,“沒有啊,我們觀裡沒有叫賈屍冥的道士。”
有良聞言大吃一驚,自己千辛萬苦的來到了京城,竟然沒有賈屍冥這個人……情急之下,連忙接着說道:“他是你們白雲觀的觀主。”
“沒有,我們現在的住持不姓賈,原來的住持是姓金,你找錯地方了吧?”小道士望着他答道。
“那京城裡還有别的白雲觀嗎?”有良仍舊不死心的問道。
“北京城裡就隻有這裡叫白雲觀……”小道士同情的解釋說道,“不過,聽說外地好像是在甘肅,那裡也有白雲觀,你是不是找錯地方了?”
小道士表示愛莫能助,遂扛起掃帚進去了。
有良呆呆的愣在了那兒,未渡師叔确實說的是“京城白雲觀”呀,自己絕對沒有聽錯,可是這小道士怎麼說沒有呢?
有良倔強的蹲在山門旁邊的牌樓下,眼睛盯住了進出的人,心想,既然已經找到了這裡,無論如何也要盯個十天半個月的,隻要賈道長和妮子在這觀裡,總歸是會露面的。
夜幕降臨,風涼嗖嗖的,有良禁不住的打起了哆嗦。
這時,先前的那個小道士帶着一位花白胡子的老道士出到了山門外,一指牆角下的有良,說道:“住持,就是他在找一個叫賈屍冥的道長。”
老道士來到了有良的面前,語氣和藹地說道:“孩子,是你在找‘賈屍冥’道長麼?”
有良慌忙站起身來,合掌施禮,然後恭恭敬敬的回答說道:“是的,請問你們這白雲觀裡有這個人麼?”
老道士手撚胡須,微微一笑道:“有。”
第九十二章
有良跟随着老道士走進了白雲觀山門,繞過元代大書法家趙孟?題刻的“萬古長春”影壁,走上“窩風橋”及鐘鼓樓,又經過了幾座富麗堂皇的大殿,最後來到了老律堂。
老律堂原名七真殿,供奉着全真七子,即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:邱處機、劉處玄、譚處端、馬钰,王處一、郝大通、孫不二。此堂為傳授戒律之殿堂,和設壇舉行齋醮法會的地方。
老道士領着有良邁步入大殿,指着全真七子的塑像,嚴肅地說道:“孩子,這裡是供奉曆代祖師靈位之所,是白雲觀内最神聖的地方,貧道帶你先來見全真教諸位祖師,是因為你要找的‘賈屍冥’非同于一般道士,而是我教上一任觀主。”
有良誠恐誠皇的點點頭,望着巍峨的殿堂和那莊重肅穆的全真七子塑像,他心底裡着實有點發虛。
“貧道虛無,那麼孩子,告訴貧道,你叫什麼名字,從何處而來?”老道士目光炯炯的盯着他問道。
“俺叫有良,是從陝西潼關來的。”有良謹慎的回答說道。
“你和賈屍冥道長是什麼時候,在哪兒認識的?”虛無道長接着盤問道。
“這……”有良不知如何回答好,蓦地倔勁兒上來了,開口說道,“你得先告訴俺他在不在白雲觀。”
虛無愣了愣神兒,思忖着說道:“賈道長是前任觀主,他的行蹤通常不便向無關的人透露。”
“俺不是無關的人!”有良大聲叫道。
“不是?”虛無道長反問道。
“他搶走了俺的妹子。”有良忿忿地說道。
“搶走你妹子?”虛無頓時一愣,頗大惑不解。
“前幾日的夜裡,他在潼關搶走了俺妹妮子……”有良恨恨說道。
虛無道長反複打量着有良,最後确認他精神沒有不正常,于是問道:“賈道長年事已高,搶個小姑娘做什麼?請你說得詳細一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