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墜落在了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上……
一道綠幽幽的熒光從右側方射來,可以看清身下數米是一水潭,蒸騰着熱氣,水霧反射着熒光,朦朦胧胧的不知道有多深。
就在她驚魂未定的時候,一團白色的身影悄無聲息地朝着妮子爬了過來……
待到妮子坐起來,眼睛适應了暗淡的光線之後,她才蓦地發現了那隻白森森的巨大蜘蛛已經近在咫尺了……蜘蛛大小竟然與自己相仿!妮子頓時吓得魂飛魄散,身子驚恐地朝後挪動着,而那隻巨蛛則步步逼近,嘴巴裡面緩緩探出一隻長長的口器……
這是一隻兩栖洞穴獵蛛,因為常年生活在黑暗中,已經白化變異,它不但獵食所有落入網中的生物,甚至還能潛入水中刺殺魚類,注入劇毒的消化酶,分解魚肉以及髒器為液體,然後吮吸入腹,每飽餐一頓後便可以數月不再進食。
獵蛛揮舞着一對大螯肢,上面還長着尖利的螯牙,六條披挂着長蠱毛的步足穩穩地踩在粗蛛網上,八隻巨大的白色單眼死死地盯着妮子。對峙了一會兒之後,大獵蛛決定開始攫取這個大型獵物了,于是緩緩地張開嘴巴,舉着尖而鋒利的口器沖上來準備刺入妮子的肉體……
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,妮子突感喉嚨一動,緊接着嘴巴不由自主地張開了,一道紅光自口中疾射而出,關鍵時刻,大血蚤出動了……
大血蚤撲到了大獵蛛的腦門上,“噗嗤”一聲将自己的口器刺入它的腦殼,釋放出“血降頭”,然後拔出并收回口器,身子“嗖”地一下後縱,從容不迫地返回到了妮子的口中,而此刻,驚訝不已的妮子還未曾合攏嘴巴。
大獵蛛拼命地晃動着腦袋,步履蹒跚的斜行在蛛網的邊緣,身體搖晃不定,像是喝醉了酒一般。
妮子顧不得多想,瞅準了時機,猛地躍起撲了過去,雙手一推将大獵蛛掀下了蛛網,徑直落進了蛛網下面的水潭中,而她自己也由于慣性,身子失去了平衡,跟随着“噗通”一聲掉入了水裡,砸得水花四濺。
這是個溫泉,水既暖和又滑潤,妮子不會遊泳,任憑手腳如何的撲騰,最終還是慢慢的沉了下去……
正當妮子已經完全絕望的時候,突然感覺到身子下面有東西托起了她,向上浮出了水面,然後又将她緩緩地推送至了岸邊。妮子不管三七二十一,雙手緊緊地摳住岸邊的凸石,費力的爬了上去,驚恐中回過頭來,借着綠色的熒光朝水中望去,原來竟是一群二三斤左右一條的大魚托起的她……
那些魚兒名為“地魚”,長相十分的奇特,扁扁的腦袋,圓圓的眼眶但看不見眼珠,嬰兒一般的小嘴兒,黃色的身子并無魚鱗,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。它們推妮子到了岸上後,頓時都高興雀躍不已,“噼噼啪啪”的魚躍翻騰着水花,然後紛紛地調轉頭去,一哄而上,狠命地撕咬起那隻漂浮在水面上,已經僵直了的巨型大獵蛛來……
大獵蛛是兩栖節肢動物,在石壁上結的蛛網盡管很結實,但極少有獵物闖入而被捕獲,因此它隻能過段時間便潛入水中獵殺一兩條地魚果腹。因此,地魚們對大獵蛛恨之入骨,但又不是敏捷狠辣的獵蛛對手,每每都有魚兒命喪其手。此番妮子幫助它們消滅了這隻兇殘的強敵,所以都欣喜若狂,合力托起了落水的妮子,将其送至岸上,也算是報答于她了。
妮子坐在岸邊,望着那些地魚們瘋狂地噬咬着大蜘蛛,不多時,獵蛛便已屍骨無存了。休息了片刻,妮子開始環顧四周,郭老爺子說過,這下面是存放“鬼壺”的地宮密室,隻是不知道有沒有通道可以回去。
前面不遠的地方,散發着晶瑩的綠光,妮子站起身來,小心翼翼地走過去,待到近前,發現那是一道螢石做成的門,門扇上透出綠幽幽的熒光。
妮子站在了石門前,伸手輕輕地摸了摸,涼涼的十分光滑,用力的推了推,“嘎吱……”一聲,竟然輕而易舉的推開了,裡面是一條石甬道,兩側的石壁上也參差不齊的鑲嵌着一塊塊的螢石,像壁燈一樣,幽幽綠光照射在甬道上,十分的清晰,仔細看下去,妮子卻不由得大吃一驚……
甬道上站立着數千個小人,個頭隻有寸許高,男男女女、老人小孩排滿了狹長的甬道,穿着古代的服裝,男子多為直裾之衣,女子則着襦裙,密密麻麻的一直延伸至遠方。
妮子愕然的不知所措,也不敢邁腿,雖然自己光着腳丫子,但還是怕踩到這些小人。
小人們目光呆滞,身子紋絲不動,如同雕塑一般。
他們是假人麼?妮子尋思着蹲下身來,試探着伸出手指去,想撚起一個男童小人放在手心裡細瞧……
“咔嚓”一口,那男童竟然張嘴咬在了妮子的食指上,如針刺一般,縮回手指一看,兩排細細的小牙印,還微微滲出血絲來。
妮子氣的站起身來,飛起一腳,将那個咬傷她的男童“啪”的一下子踢飛了。
這一下子可炸了鍋,那些小人們紛紛跑動起來,瞬間布成了一個龐大的陣勢,層層疊疊,看似亂糟糟的,實則進退有據,頗合五行易理。
妮子眨了眨眼睛,仔細地盯着它們看,腦海中浮現出了夢中《青鳥葬經》的景象來,其中有一奇門迷局與其相吻合,盡管自己道不出該陣的名稱,但卻知道如何來破解。
這是一個“太陰騰蛇陰遁局”,乃是當年郭璞所布,若是懂得“祝由十八式”神功之人,自然可以降伏那些小人,否則斷然難以逾越此關。
凡陣必有八門,即生、傷、杜、休、景、開、驚、死,八神把守八門,是為直符、騰蛇、太陰、六合、白虎、玄武、九地以及九天。這些小人其實并不是真的人類,它們不怕兵刃砍殺、不懼火燒水淹,更無懼踩拍碾壓,外敵一旦誤入陣中,它們便會瘋狂地撲上去撕咬,如同叢林中的螞蟻軍團一般,将敵人吞噬殆盡。
《晉書》中曾記載:璞愛廬江太守胡孟康婢女,無由而得,乃取小豆三鬥,遂繞其宅散之。主人晨見赤衣人數千圍其家,就視則滅,甚惡之,請璞為卦。璞曰:“君家不宜畜此婢,可于東南二十裡賣之,慎勿争價,則此妖可除也。”主人從之。璞陰令人賤買此婢。複為符投于井中,數千赤衣人皆反縛,一一自投于井,主人大悅。璞攜婢去。
甬道内的這些小人正是當年郭璞以“撒豆成兵”幻術而布下的機關,名為“太陰騰蛇陰遁局”,破局精要乃是“入死門,食老豆,勿分男女。”
妮子想起了夢中的景象,于是狠了狠心,踮着腳丫子,認準陣中的死門邁了進去,一面小心提防着那些小人咬自己的腳趾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