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一隻藍色羽毛大鹦鹉的小男孩兒……”虛風微笑道,沈才華和嘟嘟定然是最引人矚目的了。
兩個漢子相互對視了一眼,然後謹慎地問道:“你們找那小男孩兒幹什麼?”
虛風道長呵呵一笑,道:“我們是沈才華的親屬,遠從江西婺源而來,家中有事特地千裡迢迢的趕來尋他。”
“哦,是這樣啊……”青年漢子遂客氣的說道,“他們今天早上已經離開了寨子,前去仰光了。”
“仰光?”虛風道長愣了一下。
“對,仰光大金塔。”青年漢子回答道。
夜幕降臨了,虛風道長與宋地翁來到了密支那城内。
在一所簡陋的郵電局裡,宋地翁接通了國際長途電話。
“地翁嗎?”許久,電話聽筒裡終于傳來了首長的聲音,大概是由于線路問題,裡面有很多雜音。
“首長,我是地翁,目标已于今天早上趕去了仰光大金塔,我和虛風道長正準備乘今晚的火車前往仰光。”宋地翁彙報說道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那邊随即挂斷了電話。
宋地翁慢慢地撂下了電話聽筒,轉身對虛風道長說道:“首長說他知道了。”
“沒有進一步的指示?”虛風問道。
“沒有,我們連夜趕過去吧。”宋地翁搖搖頭歎息着答道。
次日清晨,密支那至仰光的火車緩緩的駛進了首都火車站,虛風與宋地翁走出車站,在站前的食檔吃了點早點,然後搭出租車來到了位于丁固達拉山崗的大金塔前。
仰光大金塔是緬甸最着名的佛塔,又稱瑞光大金塔,始建于公元前,據佛教傳說,釋迦牟尼成佛後,為報答緬人曾贈蜜糕為食而回贈了八根頭發。佛發被迎回緬甸,忽顯神力自空中降下金磚,于是衆人拾起金磚砌塔。實際上為磚塔,主塔高112米,四周環牆,開南北東西四處入口,登70餘級大理石階梯,可抵達大塔台基上。大金塔底座四周環圍着64座姿态各異的小塔,基座内設有佛殿,供奉玉雕佛像,外設4門,每座門前各有一對石獅。全塔上下通體貼金,共用黃金7噸多,在塔頂的金傘上,還挂有1065個金鈴、420個銀鈴,上端以純金箔貼面,頂端鑲有5448顆鑽石和2000顆寶石。仰光大金塔與柬埔寨吳哥窟、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,被譽為“東南亞三大古迹”。
“兩千多年前的古建築,曆經戰火,仍舊保存得如此完好,真是不容易啊,反觀國内,秦鹹陽阿房宮,漢長樂未央宮,唐太極大明宮,如今還能覓得絲許蹤迹麼?南國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台風雨中啊……”宋地翁目光凝視着金碧輝煌的大金塔,平生出許多感慨來。
虛風淡淡一笑,道:“中原改朝換代大都因農民起義而成就,或以外族入侵而易幟,封建君主粗鄙,國人信仰亦善變,前些年的文革,就幾乎滅絕了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,究根問底,大多都是以君主之喜怒而導緻天下的興衰……”
宋地翁點點頭:“虛風道長所言極是,我們考古學者體會的就更深一些。”
此時,大金塔前的遊人越來越多,虛風道長與宋地翁随着人流登上長長的大理石階,來到了塔基之上。
“宋會長,賈屍冥到這大金塔來做什麼呢?”虛風道長頗為不解的問道。
宋地翁沉吟着說道:“地翁知道,他們來此定是想要見一個人。”
“誰?”虛風道長問道。
“安息長老。”宋地翁回答道。
清晨的一縷陽光傾灑在了大金塔上,反射出耀眼的亮光,虛風眯起眼睛望着金碧輝煌的佛塔,口中輕聲問道:“安息長老是誰?”
宋地翁環顧左右,然後壓低聲音說道:“地翁也沒見過,據說是苯教的上師。”
“西藏苯教?”虛風道長吃了一驚,他知道那是西藏本土一種極古老的宗教,也稱之為“黑教”,公元七世紀,由于印度佛教的傳入,雪域高原的本土苯教日漸式微,最後慢慢的銷聲匿迹了。
“不錯,此人就在這大金塔旁邊的福壽宮内,我們先去見見這位神秘的安息長老吧。”宋地翁說道。
兩人走至大金塔側面,遠遠的望見一座古樸的中式廟宇,上面的藍底匾額上镌刻着“福壽宮”三個金字,朱紅大門敞開着,裡面飄出淡淡的檀香氣味兒。
“宋會長,情況有些不對,你看福壽宮門外面站着的那幾個穿深色西裝的漢子,看上去器宇軒昂,個個都身懷武功。”虛風道長小聲提醒道。
“嗯。”宋地翁也看出點蹊跷,躊躇道:“我們不忙進去,先觀察下再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