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長撂下了電話,自言自語的說道:“廢物。”
“首長叔叔,‘中甸’在什麼地方?妮子也去了麼?”有良在一旁着急的問道。
“‘彩雲之南’的地方,很遠嘞。”首長若有所思的說道。
“俺也要去。”有良目光固執的望着首長。
“别急,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,我自然會帶你去的,”首長安慰道,“放心吧,妮子早晚都是你的。”
“首長叔叔,謝謝你對俺這麼好……”有良早已是熱淚盈眶了。
“有件極重要的事情還要你替我去辦……”首長話鋒一轉,躊躇着說道。
“首長叔叔,你要有良無論做什麼都行。”有良擲地有聲的回答說。
“嗯,”首長沉吟道,“皮高工私下送出來情報,說喬老爺拿到的那隻‘鬼壺’并不是風後的‘骷髅頭’,而是一個姓祝的風水學家祖先的‘骷髅頭’,真正的‘鬼壺’仍在西山别墅内。”
有良吃了一驚,随即回憶說道:“這麼一說,俺也覺得拿回來的這隻‘鬼壺’大小和顔色同賈道長旅行袋裡的那個是有些不一樣……首長叔叔,你要有良再去偷回來麼?”
“不,他們肯定已經警覺了,下手不容易,而且‘軒轅計劃’正在加緊實施,而且就快要完成了。”首長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。
“首長叔叔,什麼是‘軒轅計劃’,可以告訴俺麼?”有良迷惑不解的問道。
首長聞言淡淡一笑,說道:“你還小,有些事情理解不了,此事關系到國家的最高機密,需要你知道的時候,自然會告訴你。”
“那您要俺做什麼呢?”有良疑惑不解。
“殺一個人。”首長冷酷的回答道。
“誰?”有良問。
“一個曾經死去的人。”首長平靜的說道。
京城西山别墅的地下,有一個龐大的地下室系統,代号為“769”,1969年中蘇珍寶島交戰之後,毛澤東主席發出了“深挖洞,廣積糧,不稱霸”的最高指示,由此全國開展了大挖防空洞的工程。北京城下也挖了一條溝通天安門、人民大會堂、中南海的秘密通道,一直通到西山,林彪生前居住的毛家灣也有一個入口。
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,一代偉人毛澤東在中南海咽下了最後一口氣,享年83歲,一個叱咤風雲的時代終于結束了。令人驚奇的是,中共中央警衛團的番号為8341,恰與毛澤東壽數83年,在位41年竟然相暗合,但卻極少有人知道當年格達活佛在舊羊皮上留下的預言。
9月20日淩晨,在晨曦的掩護下,國家新任主席華國鋒率人護送着偉人的遺體,從毛家灣林彪家的入口,進入了這個神秘詭異的地下世界。
三年前的1973年,在湖南長沙近郊的馬王堆,發掘了一座西漢古墓,驚人的是經曆了兩千多年,女墓主的屍體竟然沒有腐爛,依舊栩栩如生,可惜屍體一旦暴露于空氣之中,很快的就開始腐爛了。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曾指示:“古屍至少要保護200年,要讓後人也看一看,不然無法向子孫交代。”為此組成了專門班子,研究出含有福爾馬林、酒精和甘油的配方,成功地保存了馬王堆女屍,這批專家裡面便有當時國内頂尖的防腐專家皮高工。
1956年,毛澤東主席帶頭在中共政治局關于遺體火化的決議上簽了字,他本人對于身後事的看法相當開放。1960年5月27日,他對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說:“人總是要死的,我也不會例外。我想我會怎麼死呢?無非是這五種情況,一是有人用槍把我打死,二是飛機掉下來摔死,三是被火車撞死,四是遊泳被淹死,五是害病被細菌殺死。我死了身體火化,骨灰丢到海裡喂魚。”其對護士長吳旭君說得更加潇灑豁達:“我在世時吃魚較多,我死後把我火化,骨灰撒到長江裡喂魚。你就對魚說,‘魚兒呀,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,他生前吃了你們,現在你們吃他吧,你們吃肥了好去為人民服務,這就叫物質不滅定律。’”
由此可見,毛澤東主席的本意是希望遺體回歸于大自然中去,而并非要人為的永久保存,隻是後人為了某種政治意圖而違背了他老人家的意願,其實誰都明白,他的遺體真的就能夠千秋萬代的保存下去嗎?
1924年2月21日,俄國領袖列甯逝世了,他生前也是希望自己死後,能與母親瑪麗亞?亞曆山大羅夫娜一起安葬在彼得堡的沃爾科夫墓地,但是,繼任者卻違背了他的意願,要永久的保存偉人的遺體。列甯去世一個月之後,遺體便開始腐爛,着名的生物化學家茲巴爾斯基用獨創的防腐液,暫時遏制住了腐爛,但此後腐爛卻一再的發生。1930年、1934年和1938年,紅場列甯墓都曾長期關閉,官方說是“對列甯遺體進行護理”,但内行的人都知道,列甯遺體依舊在繼續腐爛,其三分之一的皮膚,全部毛發和雙手的指骨都進行了置換,當然,普通的參觀者是看不出破綻的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列甯遺體的保存經受了更加嚴峻的考驗。1941年6月底,盛放列甯遺體的水晶棺,在嚴密的警衛護送下用火車運往丘明,置放在一所中學的二樓會議廳内。但由于不可能按規定要求保持低溫,1943年底,遺體又開始腐爛,人們隻好将遺體放到溫度稍低的地下室,并在四周放上冰塊。但這并不能完全阻止腐爛,于是遺體的一條腿和部份左臂又被截去,并換上假肢。直到1945年戰争結束後,列甯的遺體才從丘明重新運回莫斯科。
1961年,列甯的遺體又開始了腐爛,而此時,為列甯遺體專職服務了近四十年的茲巴爾斯基教授已經去世,他的接班人在遺體緊急防腐處理方面的經驗不足,因而束手無策。于是,赫魯曉夫同醫務人員商定,把暫時未腐爛的頭部同軀幹分開,至此列甯的軀幹被火化,而頭部則被安裝到人造軀幹模型上,“手術”相當成功,所有的參觀民衆絲毫也沒有察覺。
前蘇聯解體以後,1997年4月,在列甯誕生日前後,圍繞着他遺體的問題又發生了激烈争論,民主派主張将遺體移出紅場,左派則強調列甯墓是克裡姆林宮的一部份,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,不得随意變動。直至現在,列甯墓周圍經常有一些非參觀者的人在走動,據說這是俄國共産黨的自願者,他們輪流為列甯墓放哨,以防不測事件發生。俄羅斯政府雖然沒有正式表态,但卻來了個釜底抽薪,停止為護理列甯遺體撥款,并将列甯墓實驗室更名為“生物結構研究中心”。
西山别墅會議室裡,香煙缭繞,“軒轅計劃”小組正在開會,主任也親臨現場參加了讨論。
皮高工正在發言,他以其淵博的知識闡述道:“可供瞻仰的遺體永久保存,是一個巨大的科學難題,迄今還沒有非常成熟可靠的方法。為了遺體的長久保存,必須在死後兩小時内就進行解剖,取出内髒,用沖洗液把全身血管,甚至包括最細微的小血管都要沖洗幹淨,然後注入福爾馬林和凝固劑。毛澤東主席去世後,遺體最初隻進行了一般性的處理,血液沒有及時的放掉,雖然解剖了遺體,取出了心髒、肺、胃、腎、腸、肝、胰、膀胱、膽囊和脾髒,把這些内髒分罐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,軀幹的空腔也塞滿了浸泡過福爾馬林的棉花,并從股動脈注入了22升的福爾馬林,但仍舊不能阻止屍體的緩慢化學分解……”
衆人鴉雀無聲的聆聽着,衆專家當中,隻有皮高工是國内首屈一指的生物防腐權威,負責毛澤東主席遺體的保護工作。
“同志們,”皮高工繼續說道,“我們現在采用的是最先進的氣相保存法,關鍵是必須要完全的隔絕氧氣,可是把氧氣從水晶棺中100%地排除是不可能的,通常最高能達到99.99%,所以,又在密封的水晶棺内充入了氦氣。黨中央的要求是,主席的遺體不僅不能夠腐爛,而且還要能供全國人民來瞻仰,因此要特别注意遺容和神态的真實。毛主席的臉部不能化妝,因為任何化妝品都會損害到皮膚,留下不可逆的損害,因此隻能将柔和略帶紅色的燈光照射到面部,保持往日的健康顔色和領袖的尊嚴。盡管我們肉眼看不到,但主席的遺體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變化,我的任務就是要把變化減到最小最慢,這個任務絕不亞于十多年前的美國阿波羅登月啊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