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(第7頁)

  油菜花開的季節,也是鄉村裡犯花癡最多的時候,因此俗話說“菜花黃,癡子忙。”

  每當清明前後,潼關佛崖寺就要真的忙上一陣子了,十裡八村的花癡病人都送來寺中,請住持未渡老僧醫治。所謂“花癡”自古就有,大都是一些年輕女人迷戀異性或同性而神魂颠倒,嚴重者會精神失常。醫院裡的診斷通常叫做“癔症”,很難查出病因,唯有開一些鎮靜安眠的藥片讓她們睡覺,等油菜花落了以後,病情便自然緩解,不過第二年的春天仍會複發。

  未渡老僧的治療則是依靠自己渾厚的内力,将患者體内的髒東西逼出去,那些女人自然就痊愈了,來年基本上不會再犯。如此一來,佛崖寺的名聲不胫而走,連遠在漢中的花癡患者都前來求診。

  春雨潇潇,清明到了,寺中的香客熙熙攘攘人頭攢動。

  一個拄着拐棍的瞎眼老乞丐顫顫巍巍的走進了寺中,盡管其蓬頭垢面衣衫褴褛,但僧人們還是領其去後面夥房,施舍了一些粥飯給他。

  老瞎子緩緩的轉過臉,面對着竈台下燒火的啞巴小和尚,幹癟的眼眶抖動了兩下,開口問道:“小和尚,還記得老瞎子麼?”

  啞巴小和尚名字叫有良,幾年前一路乞讨昏倒在佛崖寺山門前,被住持未渡老僧收留剃度出家,由于雙手殘疾就在寺中做了火工和尚,法名了去。

  “了去是個啞巴,”燒飯的胖和尚告訴他,但随即疑惑道,“咦,施主不是眼盲的麼?”

  老瞎子恍若不聞,衣衫兜着幾個饅頭,伸出髒兮兮的手抓起來就往嘴裡填。

  胖和尚皺着眉頭吩咐說:“了去,帶這位施主到偏殿去用齋飯。”

  有良站起身扯了一下老瞎子,領着他走出了夥房。

  此刻的偏殿内聚集着一群老鄉,正在圍觀住持未渡老僧醫治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,她是由漢中遠道而來的花癡患者,那裡是北方油菜籽主産區,每逢油菜花開季節,發病的人尤其多。

  未渡老僧端坐在蒲團上,雙手緊貼着少女的後背正在發功,額頭上已然沁出了汗珠,看樣子顯得十分的吃力。

  “師父,歇一歇吧。”女孩兒的爺爺李老漢同情的說道。

  “老衲已經盡力了,奇怪,她體内的邪祟之氣就是逼不出來。”未渡老僧氣喘籲籲,今天已經醫治了兩三名患者,真氣消耗過多。

  “師父,二丫難道就治不好了嗎?”李老漢焦急的問他。

  “恕老僧無能為力。”未渡老僧歎息道。

  “師父,我們是從漢中遠道而來的,再想想辦法吧。”

  親屬們面面相觑,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。

  “那也未必。”這時忽聽有人說道,大夥兒順着聲音望去,見一個雙目皆盲的邋遢老乞丐,正在角落裡狼吞虎咽的啃食着饅頭。

  “是你這要飯的在說話麼?”有人粗魯的問道。

  “不錯,老和尚治不了的,别人未必就不能。”老瞎子嘴裡哼着。

  未渡老僧淡淡一笑,說:“施主若是有良方,可否替這位姑娘醫治?”

  大家懷疑的目光都投向了老瞎子,心道這乞丐若是能治病,又怎可能落魄到這種地步。

  “當然可以了,”老瞎子竟然滿口答應,随即說道,“小啞巴和尚,請扶老夫過去。”

  有良目光瞥向了住持,未渡老僧點點頭,示意他照做。

  老瞎子嘴裡咀嚼着食物,臉湊近了少女,仿佛在仔細端詳,衆人想一個盲人再看不也還是啥都瞧不見麼。

  女孩兒雙眼迷茫,神情癡呆,據家屬說這種狀态已經持續好些日子了,縣醫院除開些睡覺的藥片别無他法。

  “你是誰?”老瞎子和顔悅色的詢問道。

  少女沒有反應,仍舊是癡癡呆呆。

  “你是什麼東西?”老瞎子突然厲聲喝道,吓了衆人一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