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(第5頁)

  “唉,能找到這針就好了。”

  “那可難了,自藥王去世後,‘噬磕針’就再也沒有露面過,千百年來江湖上多少人想要得到它,但依舊是尋覓不到。”

  “難道孫思邈就沒有後人嗎?”有良大膽的試探說。

  “他的後人若是知道‘噬磕針’的下落,估計早就在曆史上引起轟動了,可是自唐永淳元年孫思邈去世以後,無論正史野史都未見有隻言片語的記載。”

  有良聞言心中尋思着,這個孫遺風到底是不是藥王的後人呢?如果是,并且也知道“噬磕針”的下落,作為一個中醫學教授沒有可能不去找來使用,那樣的話不久名揚天下了麼?

  “‘噬磕針’,這個名字很怪。”

  “‘噬磕’是咬合的意思,為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一卦。爻辭中一到六爻是說先咬去了腳趾,然後皮膚和鼻子,再就是肉、骨頭和耳朵一點點蠶食掉,至于‘噬磕針’大概就是對陰靈戕戮的刑罰吧。”

  “是殺鬼麼?”有良接着問。

  “說說未渡老和尚的事兒吧。”孫教授岔過話頭。

  “未渡是潼關佛崖寺的住持,人很和藹善良,經常為村裡的鄉親們治病。”

  孫教授仔細的聽着,一面往嘴裡塞着魚内髒,很快的一瓶二鍋頭就喝幹了。

  有良第一次飲酒,感覺到頭暈乎乎的,于是起身告辭,孫教授送他到胡同口。

  夜晚的涼風拂面,有良覺得清醒了一些,返回旅社的路上,他始終琢磨不透孫教授的底細,尤其是那晚李家溝發生時事情,他究竟要幹什麼,竟然冒險去掘人家的墳,難道也在尋找“噬磕針”麼,這個李家與藥王孫思邈到底有什麼關系?

  “這麼晚,你去哪兒了?”柳十三見到有良回來不滿的質問道。

  “師父,你不是讓俺和孫教授套近乎嗎?今晚到他家裡喝酒去了。”

  柳十三一聽忙問究竟,有良把事情經過叙述了一遍。

  “果然是他養的貓。”柳十三哼了聲。

“那隻老母貓好胖啊,有好幾十斤重,可為什麼喜歡養黑貓呢?”“黑貓通靈護主,《易經》中就說過玄貓為避邪之物,玄即黑色,在所有顔色的貓中,隻有黑貓與人能溝通,智商也最高。”柳十三解釋說。次日是星期天,有良朝柳十三要了十元錢,來到王府井新華書店買了本介紹孫思邈生平的書,回到旅社仔細的閱讀。以前從沒有聽過這個人,原來他在中醫界是這麼赫赫有名,他的《千金方》是曆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的百科全書,不過就像孫教授說的那樣,書中也沒有提到過“噬磕針”。

  第二天,有良剛到學校就被杜大姐拽到了辦公室,催促說:“快來試試,毛衣打好了。”

  一件嶄新的黑色毛線衣套在了有良的身上,杜大姐上下打量着滿意的說道:“大小肥瘦正合适,小夥子打扮起來還是挺精神的。”有良心中湧起了一陣暖意,多少年了從未有人這麼細心體貼的對待他,頓時鼻子發酸,眼眶濕潤了。“傻小子,快去上課吧。”杜大姐笑盈盈的望着他。上午的氣功課還是教大家初級功法,已經學到第三節了。

  “達摩蕩舟,佛風貫耳,耀眼佛光,普渡衆生,童子拜佛……”李林口中喊着,一面糾正着學員們不正确的動作。

  下午上課的鈴聲響了,也沒見孫教授的人影。

  不會是他前天晚上鯉魚内髒吃壞肚子了吧?有良心裡暗想。

  不一會兒,杜大姐來到教室抱歉的對大家說孫教授生病了,來不及通知代課老師,所以今天下午休課。

  “杜大姐,孫教授生了什麼病?”有良在一旁悄悄的問她。

  “唉,孫教授也沒請假,不知道是怎麼了。”杜大姐皺着眉頭說道。

  有良回到旅社,把這事兒告訴了師父。

  柳十三聞言立即警覺起來,沉吟說道:“孫教授有事或生病來不及請假,起碼也會有個電話,可能是出了什麼事兒,走,我們去他家瞧瞧。”

  等兩人趕到了天橋胡同時,卻發現孫教授家的大門緊閉,上面還落了鎖。

  “不在家,會去哪兒呢?”柳十三環顧左右見胡同裡沒人,于是匆匆說道,“我們一起進屋去看看有什麼異常的地方。”說罷伸出臂膀攬住有良的腰,飛身躍過了圍牆落在院子裡。

  屋門沒鎖,裡面空無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