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(第10頁)

  黎明前,兩人悄悄的離開了白雲觀,古空禅師沒有身份證,兩人隻得乘坐京城直達昆明的特快列車前往雲南。

  輾轉數日後,終于趕到了滇西北的塔巴林寺,此刻才知道楚大師已經乘坐軍方的直升機來過了。

  “畫軸被人調了包?”虛風聞言大吃一驚。

  “他們說是木裡的東巴老司盜了畫,明月堪布帶着邢書記等人跟随着一起去了。”塔巴林寺的格規執法尼萍兒告知說。

  虛風從随身的皮箱中找出一本《全國分省地圖冊》,找到了川滇交界處的涼山州木裡藏族自治縣。

  “在康巴藏區,大師。”虛風說道。

  “我們也趕過去吧,圍繞着《敦煌夜魇圖》恐怕會有一場激烈的争奪。”古空禅師眺望着東邊莽莽雪峰,心情沉重的說道。

第141章

觀圖

  夜空中,一抹烏雲遮蔽了明月,木裡大寺沉浸在朦胧的霧霭之中。這是康巴藏區最大的黃教喇嘛寺廟,七八丈高的藏式方堡大殿毗連數百間喇嘛僧侶住室,映襯着藍天白雲和雪山,氣勢恢弘。重疊的院落,回廊曲欄錯落有緻,門廳以及廊柱繪有各種彩色壁畫與圖案,彰顯其華麗。前殿内供奉着無量壽佛、彌勒佛和文殊菩薩的塑像,佛座前擺放着木裡活佛之法椅寶座,上挂錦緞傘蓋與頂幢、幡飾,莊嚴而肅穆。

  後殿端坐着三丈多高的甲瓦強巴銅像,寶相莊嚴光彩奪目,旁邊的小殿内供奉的是觀音菩薩、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以及班禅、蘇朗紮巴三代活佛等塑像。該寺始建于藏曆第十一若迥陽火猴年(清順治十三年),文革時期盡毀,1982年重建,為唐代風格建築。

  木裡地處蠻荒,世人極少知道,六十多年前,洛克帶着他的馬幫跋山涉水、曆盡艱辛來到了木裡王國,把它稱作“上帝浏覽的花園”。他在遊記中寫道,“夢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環抱的童話之地――木裡,它是如此的美麗與安詳。我還夢見中世紀的黃金與富庶,夢見塗着黃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,一切都是那樣安逸、舒适與美好……”自此,他把木裡帶出了封閉的村落,讓世人得知了這壯美秀麗及神秘的所在。

  入夜,寺中的喇嘛都已經歇息了,大殿中燈火通明,空氣中彌散着陣陣的酥油香。

  小殿側面牆壁上懸挂着一幅畫軸,上面描繪着敦煌古城堡和浩瀚的戈壁沙灘,月光下可見遠處層層疊疊的莫高石窟,看上去古樸蒼勁,正是那幅《敦煌夜魇圖》。

  蒲團上坐着兩位黃衣老喇嘛和一個四十多歲頭戴五佛冠,身穿長衣脖子上挂一串佛珠和“海貝殼”的東巴老祭司,他們都全神貫注的望着牆壁上的畫軸。

  “此圖上面題跋為《敦煌夜魇圖》,由兩名年輕的女軍人攜帶前往塔巴林寺,途徑麗江古城的時候被我手下取來,據聞與傳說中的‘藍月亮谷’有關。”那位東巴老祭祀說道。

  “甚是詭異,圖畫中的人物竟然可以活動,木老司,這與傳說中的虛空有何關聯?”居中的老喇嘛問道。

  “仁波切,這正是我來想與諸位上師商讨的,若是能揭開此中的謎團,興許就能找到失傳已久的藍月亮谷虛空。”木老司說。

  “此圖為何人所繪?上面并無落款。”另一位白眉老喇嘛問。

  木老司搖了搖頭:“不知道,傳說中的‘藍月亮谷’是在梅裡雪山附近,而塔巴林寺也恰好在那兒,兩名軍人在途中曾多次提到過‘藍月亮谷’,此畫也許就是尋找了幾百年的密匙。”

  衆人七嘴八舌的推測起來,讨論了許久依然猜不透畫中隐藏的秘密。

  說話間,殿外傳來綿軟無力的尖細說話聲:“仁波切,長夜難眠,還是想來找你聊聊天。”

  “莫局長,此刻不太方便,還是明日再聊吧。”仁波切聞言趕緊說道。

  “哦,原來你在小殿裡呐。”一個四十多歲面色蒼白的中年人已經邁步走了進來,此人正是都江堰市宗教局莫局長。他上個月調來涼山彜族自治州西昌市宗教局任局長,履新不久照例先來到該州最大的寺廟進行考察,是昨日抵達的木裡大仁波切感到有些尴尬,歉意的望了一眼木老司。

  “咦,這位是……”莫局長瞥了一眼木老司,感到有些好奇。

  “老僧的朋友,東巴祭司木老司。”仁波切隻得簡單的介紹了下,莫局長主管全州的宗教事務,此人得罪不得。

  “你們也在聊天?好啊,我想多了解一下廣大信衆對最近宗教局下發的《關于規範全州宗教活動場所秩序的通知》的反應情況。”莫局長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,翹起二郎腿掏出了工作手冊和鋼筆。

  “這……”衆人面現為難之色,木老司站起身來走向畫軸準備将其收起。

  “那是一幅什麼畫?”莫局長警覺的盯着牆壁上挂着的畫軸問。

  “一幅山水畫而已。”木老司說着上前摘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