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(第4頁)

  “兩位吃些什麼?我們店裡最有名的就是‘天宮豆花’了。”店主上前熱情的介紹着。

  “來兩碗豆花,一碗要辣子,另一碗不要放。”平原說道,他曉得廣東人不喜食辣。

  店主很快便端來兩碗豆花,平原的那一碗上面漂浮着厚厚的一層麻椒油,散發出誘人的香氣。

  “老闆,聽說前天中午有頭小黑豬崽兒也在你們店裡喝豆花?”平原用本地話詢問道。

  “是啊,”店主呵呵笑起來了,“那小豬神了,一下子喝了八大碗麻辣豆花呢。”

  “我們是報社記者,聽說這事兒後想要采訪一下,豬的主人是住在這附近的嗎?”徐華聲在一旁插話。

  店主搖搖頭說:“那對男女是北方人,而同行背竹簍的老頭則是宜賓一帶的川南口音,以前都沒見過。”

  “他們吃過飯以後去哪兒了?”

  “沿着蜀道往南走了。”

  “沒有乘車麼?”

  “是步行。”

第10章

大西客棧

  自從那夜殺死屍蟲魏六禅之後,何哲人就已經覺察到了危險的來臨,等到邢書記和可兒從蟠龍山上下來,三人便迅速拾掇好行裝,連夜匆匆的離開了松林堂,一路南行直奔?k王山而去。

  何哲人雖然已年近七十,但卻腳力非凡,這與其修練?k人偏門的功法有關,而那邢書記本就是蠕頭蠻宿主,可兒則鬼魂一個,自然更是不在話下。

  盡管倉促出走,星夜趕路,但童心未泯的可兒依舊是興緻勃勃。寵物豬小巫十分的聽話,依偎在其腳前腳後,時而歡快的奔跑,時而回眸凝視着可兒,真的很惹人垂憐。

  費叔心裡卻是在想,隻要能取悅于可兒,就能同他們一同回到藍月亮谷,所以當務之急是處處讨她的歡心。

  數日後黃昏,他們來到了西充境内的多扶鎮。

  街道上人來人往,十分的熱鬧,最後尋到一家偏僻的名為“大西”的小飯館,剛一跨進門便聞到一股麻辣鮮香之氣。

  “三位要吃點什麼?”店内老闆娘滿臉堆笑的打起了招呼,“我們這兒可是最正宗的西充臘肉火鍋店,曆史悠久,别看店雖小,但大都是南來北往的回頭客,味道絕對的正宗,隻要嘗上一口就曉得了。”

  四周牆壁上挂着拙劣的山水畫,黝黑的八仙桌,長條木闆凳,粗瓷大碗以及筷筒,看着倒也是古色古香。

  “嗯,頗有過去封建社會的裝飾風格,雖然看着粗糙了些,但也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嘛。”邢書記一坐下便開始品頭論足。

  “哎呦,這位老闆好趣緻,等下品嘗了小店的臘肉火鍋就更有雅興了。”老闆娘笑吟吟的款款說道。

  不多時,臘肉火鍋端上來了,熱氣騰騰,香辣襲人。

  西充臘肉火鍋果然與衆不同,鍋分三層,上層是臘香腸、臘心舌等盤子菜,中層半肥半瘦的臘肉形似排骨,俗稱“骨排肉”,底層則是新鮮的蔬菜和豆腐、粉絲等,看上去賞心悅目,未動筷已口水先流。

  “哇,真香啊。”可兒贊不絕口。

  “哼哼......”此刻費叔鼻子拱的老高,早已是垂涎欲滴,有些迫不及待的樣子。

  “幾位有所不知,西充臘肉火鍋相傳始于皇帝時期,流行于漢唐,精于宋,盛于清,曆史悠久。清同治元年,西充訓導劉洪典曾作《竹枝詞》贊曰‘喜逢嘉客火鍋燒,也喜雞豚味最饒。’臘肉火鍋乃是用種種臘肉,加之時令蔬菜和适量的肉湯調制而成。鍋中葷素搭配,有菜有湯,著名的有‘四碗火鍋’、‘七碗火鍋’和‘九碗火鍋’,曆來在我天府之國享有盛譽。”旁邊桌上剛剛落座的一位熱心老者誇贊道。

  邢書記轉過頭去,此人一身藏青色中山裝,上衣口袋裡别着一支大号鋼筆,滿面紅光,中氣十足,鬓發斑白,像是一位耆年老幹部。

  “老同志,”邢書記見狀不由得肅然起敬,“請問您是......”

  “呵呵,”那人爽朗的笑了,“我姓費,是一名離休幹部,嗯,叫我費老就可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