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(第2頁)

  “阿彌陀佛,”無欲老僧反駁道,“劍不過是死物耳,‘阿修羅蟲’卻具有慧根靈性,二者怎可相提并論?”

  “大師,太和宮金殿的真武七星劍可非死物,也是具有靈性的,但凡晚秋潇雨之夜,它還時常發出吟嘯之聲呢。”天機子憤憤不平的回擊道。

  “吳三桂好像就是秋天病死于衡陽,三年後清軍攻破昆明,‘三藩之亂’就此平定。”客家嬷嬷回憶道,不過記不太清了,要是嘟嘟在,沒有??不知道的,這次跟随着鬼嬰沈才華一同去了香港。

  “沒錯,”無欲老僧說,“吳三桂确實于康熙十七年病死于湖南衡陽,此人雖為性情中人,但‘沖冠一怒為紅顔’引清兵入關,以至于中原百姓生靈塗炭,其罪業不可恕也。”

  “大師所言差異,那吳三桂本是明朝之功勳,年少勇冠三軍,李自成百般誘降都不曾變節。他隻是為報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才缟素誓師,提兵問罪,借清軍之手殺回京城。至于清兵野心吞并中原,這卻是始料未及的。”玄機子反駁道。

  路途之中,車内釋道兩家激辯不斷,出滇黔入四川,一直到了川南興文?k王山下,方才住口。

第33章

合體

  清晨,霧氣沼沼,?k王山中苦竹林間的小路上,風塵仆仆的走來三個人,褲腿都已被露水打濕。

  “前面就是飛霧洞了。”邢書記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,自己出滇入黔走五尺道,晝夜不眠不休,可趕到?k王山時還是超過了七日,多出了兩個時辰。目前尚未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适,興許蠕頭蠻的生理構造與普通人不一樣,彭姑想要七日同化要費點勁兒。

  “此山雲蒸霧罩,紫氣藹藹,端的是隐居修行的好去處。”仙聖子身後斜背着真武七星劍的布包,口中啧啧贊歎道。

  宋老拐則氣喘籲籲的走在了最後面,目光警惕的四處張望着,他知道此番前來搭救可兒姑姑恐怕不會太順利,因此倍加的留意。

  飛霧洞口,刺楠樹叢環繞,兩崖之間的天然石隙内傳來淙淙流水聲,裡面陰暗而潮濕。

  “邢書記,貧道師弟仙靈子就在此洞修行麼?”仙聖子問道。

  “仙靈子道長隐修的石洞在半山腰,不過他經常來飛霧洞,說不準此刻就在裡面呢。”邢書記胡亂一說,他可不願意先領這位觀主去其師弟那兒,耽誤了自己緊迫的時間。

  三人走進了洞中,沿着濕滑的石階前行。

  “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為河嶽,上則為日星。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......”晦暗的光線下,無燈教授仍舊在角落裡閉目盤腿打坐,口中誦念着文天祥的《正氣歌》。

  “來者何人?”聽到腳步聲,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。

  “無燈教授,我是邢書記啊。”邢書記呵呵的打着招呼。

  “老夫是問你身後之人,看似仙風道骨,修為不淺,隻可惜身上透出一股凜冽的殺氣。老弟,你遇人不淑啊。”無燈教授歎息道。

  仙聖子聞言微微一笑,道:“聽聞?k王山中有高人在此隐修,今日得見果然不虛,貧道鳴鳳山太和宮仙聖子,是專程來訪道尋友的。”

  “哦,是從雲南遠道而來,不知所要探訪何人?”

  “貧道的師弟仙靈子,可知他現在何處?”仙聖子謙恭的說道,初涉這?k王山,況且這洞中之水深淺尚不可知,不能輕易的得罪人。

  “嗯,”無燈教授語氣和緩下來,“原來是仙靈子的師兄,他這幾日在上落水,至今尚未離開。”

  邢書記手一指,說道:“上落水就在裡面,請跟我來。”說罷沖着無燈教授擺擺手,急匆匆的領着仙聖子和宋老拐繼續前行,邁步走上了天生橋。

  “可兒,本書記回來啦。”甫一上橋,他就扯開嗓子喊了起來。

  “姑姑别怕,我宋老拐救你來了。”宋老拐亦不甘示弱的叫着。

  上落水石洞中閃出可兒驚喜的身影,“蹬蹬蹬”幾步一下子撲到了邢書記的懷中,熱淚盈眶的嗚咽道:“相公,可想死妾身了。”

  “真是肉麻啊,簡直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。”邢書記耳邊蓦地響起了彭姑不屑的聲音。

  “你懂什麼,”邢書記怒斥道,“可兒是本書記的患難知己,是階級姐妹,是戰友,是愛人,你們蟲子怎能理解人類崇高的無産階級革命情操。”

  “相公,你在同誰說話?”可兒柔情蜜意的嗲聲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