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(第1頁)

  “都處理完了。”有良淡淡說道,先把那葛老魇關進張道陵的虛空禁制裡,興許留着以後能派上用處也說不定。

  “呵呵,我就知道你有這個本事,什麼狐仙黃皮子和蟲精根本就不在話下。”小三心裡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,再也不用擔心憨叔一家遭人暗算了。

  回到什刹海的四合院已是淩晨時分,憨叔等人都還沒睡覺,在客廳裡正焦急的坐等有良的消息。

  “都解決了,”有良笑笑,“葛老魇再也不會出來危害人了。”

  “憨嬸快去再弄幾個好菜來,有良一定是餓壞了。”憨叔高興的叫道。

  “喵嗚......”媚娘一聽又有吃的了,喉嚨裡一串咕噜噜低鳴。

  此刻,小活師怪嬰早已蜷縮在二丫的懷中睡熟,發出了均勻的鼾聲。

  在憨嬸入廚房做菜的當口,有良取出那幅《水龍斬破局圖》畫軸,平鋪在了桌子上。

  “憨叔,俺總覺得這幅褚遂良的畫作有些蹊跷,但又看不出來,您見多識廣,仔細瞧瞧是否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。”有良問道。

  憨叔點點頭,回屋裡取來放大鏡,俯身畫上一寸寸的細細揣摩着。

  “褚遂良,字登善,杭州錢塘人,工于書法,初學虞世南,而後取法王羲之,與歐陽詢、虞世南和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。他的傳世墨迹《孟法師碑》和《雁塔聖教序》,我都專門研究過,遒麗處似虞,端勁處似歐,骨氣深穩,體兼衆長,如孤蠶吐絲,妙不可言啊。”憨叔介紹說。

  “舅舅,您就别咬文嚼字了,我們都聽不懂。”小三在一旁抱怨道。

  憨叔一樂:“好好,言歸正傳。這幅畫内,大江之中有道石砌的分水魚嘴,還有三尊測水位高低的石人,我想這裡應該就是都江堰。”

  “都江堰?那不是青城山麼,早都想去那兒旅遊呢。”小三接過話頭。

  “不錯,青城山腳下都江堰,這是兩千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建造,世界上年代最久遠的無壩水利工程,自此成都平原成為了水旱從人,沃野千裡的‘天府之國’。畫中江畔上站立有四個人,都是唐代服飾,從其舉止上來看,好像是在商議着什麼事兒。這邊上的老道士仙風道骨,超凡脫俗,不知是何人......”

  “李淳風。”有良插話道。

  憨叔聞言大吃一驚:“唐朝太史令,寫《推背圖》的李淳風?”

  “嗯,”有良點點頭,指着畫中人解釋說,“葛老魇講的,除李淳風外,這個中年人是唐太宗的第六個兒子李?鄭?還有藥王孫思邈和什麼?k族的大洛莫,大巫師,喏,就是那個小侏儒。”

  憨叔更加的愕然了:“一代易學術數大宗師李淳風、蜀王李?趾鴕┩跛锼煎悖?還有古老的?k人大巫師竟然都齊聚在了這幅畫中,看起來可不一般啊。”

  “有什麼不尋常之處麼?”有良問。

  “嗯,”憨叔沉思片刻,開口說道,“史書記載,李淳風死于唐高宗鹹亨元年(公元670年),李?珠庥谔聘咦谇?封二年(公元667年),孫思邈則于唐永淳元年(公元682年)辭世,而作畫的褚遂良在唐顯慶三年,也就是公元658年就已經死于流放地愛州,遠在今天越南北部的清化省。因此,畫作應該是在公元658年之前的某個時段裡完成的,也就是說畫中之人聚在都江堰的時間要更早一些。”

  有良和小三以及二丫都在靜靜的聆聽着,這位憨叔果然是學富五車,對曆史人物的生卒時間都能記得如此清楚。

  “褚遂良的這幅畫作名為《水龍斬破局圖》,似乎應該與這條岷江有點關系。”憨叔接着分析說。

  二丫突然插話道,“莫非這江中有什麼叫‘水龍’的妖怪,所以才要斬死??。”

  有良點點頭,他和小三也認為二丫的話很有道理。

  “這隻是其中的一種解釋,斬殺江中水龍因而破局,可是破的什麼‘局’呢?既然有堪輿宗師李淳風在場,怕是與風水有關了。”憨叔說。

  二丫臉上露出了笑容,心裡想自己總算能幫上點忙了。

  “不過,還有着另外一種解釋,”憨叔沉吟道,“自古以來,風水學說将中國山川地勢分為北中南三大幹龍,其中對發源于青藏高原一路蜿蜒到東海的中央幹龍尤為看重。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這條巨大的水龍滋哺和養育了兩岸的數以億計的百姓,而曆史上認為岷江便是其正源。後來明代的徐霞客經過實地踏查,發現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本源,而岷江隻是其中的一條支流。不過這已是後話,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初唐時期,世人認為岷江就是這條水龍的龍首。”

  “‘水龍斬’的意思難道就是要斬斷龍首麼?”有良愕然道,“這似乎也說不過去呀。”

  “是啊,李淳風是古往今來一代易學宗師,絕不可能想要去截殺水龍,令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自戕。”憨叔自己也感覺到不可思議。

  “李?質搶畋?的後人麼?”二丫忽地又突發奇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