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(第9頁)

  老和尚痛定思痛,最後打定主意,要将一千多年前張道陵的《敦煌夜魇圖》重出江湖之事傳揚出去,引來黑白兩道的追殺。也隻有這樣,自己才能伺機奪畫救出仙聖子師侄三人,總之這口惡氣得出去,阿彌陀佛。

  有良一行直接返回了李家溝,此番遭遇,令老白受了重傷,講話時口齒含糊不清,據其說需要褪一次皮後才能痊愈。

  “了去大師,這個無欲惡僧竟然背後偷襲,可見其人品低下,我們要防止他背地裡再搞什麼鬼。以黨某之見,李家溝已經呆不下去了,不如南下香江。”黨大師苦口婆心的勸說有良,還是去香港發展會比較好。

  “但凡表面’無欲‘的,其實都’有欲‘,尤其是一些不愛學習馬列著作和毛澤東思想的黨員幹部,思想覺悟就上不去。至于和尚道士嘛,整天憋在屋裡念經,不能夠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洪流中去,思想則更加的複雜和龌龊。”邢書記蓋棺定論道。

  “相公,咱們也去香港遊山玩水好不好?”可兒小聲的嘀咕着。

  “可兒,那裡可是資産階級生活方式的大染缸,你可要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啊......”邢書記語重心長的說道,“南京路上好八連,幾十年來’出淤泥而不染‘,年輕的解放軍戰士身處霓虹燈下,經受住了糖衣炮彈的進攻,拒絕了多少壞女人的引誘啊,直到退伍時,大家還始終保持着童子之身。”

  “連’巫山雲雨‘也不做麼?”可兒有些不明白。

  “可兒姑娘,你别聽他的,”黨大師呵呵笑着,“什麼’大染缸‘,國家領導人的孩子都去了香港發展,生意做得風生水起,個個都賺了大錢。”

  邢書記正色道:“他們是去卧底的,你想想,97年香港就要回歸,不派一些根正苗紅的人去,到時候如何能夠順利的接管呢?正如陳雲同志所說,’還是我們的子弟可靠些。‘”

  “你們說的這些,可兒不懂,但還是想去。”可兒堅持着。

  “好吧,可兒想去就去吧,有本書記在,那些壞女人是絕不敢近身的。”邢書記自信的說道。

  大家最終商量後,決定到香港轉一轉,就權當旅遊了。

  “香港雖然隻是彈丸之地,但卻有各國各種膚色種族的人在此聚居,裡面也混雜有屍妖魔怪,所以大家凡事還要小心謹慎。”黨大師叮囑道。

  “屍妖魔怪?”可兒吃了一驚。

  “嗯,不但有中原的,還有外國的吸血鬼僵屍呢,所以要一定保護好自己的脖子。”黨大師解釋着。

  可兒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脖頸。

  “到了深圳以後,14K羅湖分舵會為大家提供假的身份證件,然後坐船偷渡到香港。”黨大師娓娓道來,看似早已胸有成竹。

  衆人歇息了數日後,打點行裝準備啟程。

  可兒想要南下的途中遊山玩水,二丫正好也有此意,于是有良便買了一輛舊的二手面包車,由邢書記駕駛着一路南下。

  可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,沿途已經有諸多武林人士暗中窺視着,其中不泛還有幾位甚少露面的江湖“散仙”。

第116章

巴人遺風

  白色的面包車在大巴山區穿行,擡眼望去,山巒綿延,雲海茫茫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,懸岩絕壁,瀑布幽深,道路邊生着有山花野果,偶爾還能看到松鼠野兔等小動物,令可兒大為贊歎不已。

  黃昏時分,邢書記駕駛着面包車來到了恩陽古鎮,今晚将在這兒歇息一夜,明早繼續趕路。

  恩陽古鎮舊屬巴人國,公元前為秦人所滅,這裡曾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,上溯南江,下通渝州。走入青磚布瓦的古街小巷,高高低低的石階,斑駁的青石闆小路,延伸出牆面的騎門櫃台,錯落有緻的低矮房檐,古樸的大榕樹,無不透露出古樸厚重的巴人遺風。

  他們住進了恩陽古河埠邊上的一家客棧,洗了把臉後便出來吃飯。老場沿街的民居大都是二進式或三進式的小四合院,木柱檩梁,雙檩雙梁穿鬥,青瓦屋面,古色古香。

  前面古榕樹下探出了紅色的酒幌,牌匾上書“巴人遺風”,字體古樸虬勁,随風飄來一股炖臘肉的香味兒。

  “幾位是從北方過來的吧?我們這裡的香菇炖臘肉最有特色了,巴中臘肉加以通江香菇和山珍,在其他地方是絕對吃不到的。”落座後,中年老闆娘随即上前熱情的介紹着自家店裡的特色,滿嘴的巴中本地口音。

  門外又進來兩男一女三位老者,其樣貌立刻引起了有良等人的注意。其中一人瘦高清癯,臉色枯槁,手掐着一隻水煙袋,連牙齒都抽成黃褐色了。一人矮胖,面色紅潤,皮膚細嫩,手裡拿着一隻半導體,正在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晚間新聞。還有一位是頭發斑白的老太婆,滿臉的皺紋,戴着一副碩大的耳環,黑不溜秋的,也不知是何材質,手裡攥着兩個核桃把玩,不時的發出“咯咯”的摩擦聲音。

  三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後,老闆娘直接給他們端來了三隻小火鍋,這是當地有名的“巴中太婆串串”。

  “哎呦,三位散仙好久未來了呀。”老闆娘寒暄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