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(第9頁)

  有良睜開陰眼望向了胡不歸,在其雙瞳内看到了一個髯須大漢,與去年初次見面時所見到的相同。

  “胡先生,俺的陰眼可識得附體之物,但奪舍卻看不出來,卻不知為何能在您的雙眸中見到影像呢?”有良開口詢問道。

  “‘附體’是合二為一,陰眼可以洞悉,而‘奪舍’則是元神吞噬,自然就看不見了。老夫與小翁今晚奪了兩名溺水身亡的孩童中陰之身,你之所以能瞧見,乃是老夫故意所示,”胡不歸微笑着說,“你再看一次”

  有良定睛凝視,果然,在其瞳孔深處,那名髯須大漢已經全然不見了。

  “原來如此,受教了。”有良心中釋然,怪不得從屍蟲奪舍的客家嬷嬷以及老太監等人的身上無所發現呢。

  “小兄弟,說說‘鬼壺’吧。”胡不歸邊說邊抓起了酒瓶,自斟自飲起來。

  有良瞥了眼翁大師,既然胡不歸都不避諱,自己也就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。

  “鬼壺這幾年一直都在藍月亮谷中”有良大緻講述了邢書記盜壺以及如何落入大魇手中的經過,“此人原本是七色魇,自從得到鬼壺後,修為大大的提升,如今已進階為‘白光大魇’了。”

  胡不歸聽罷沉吟良久:“民間傳說中的‘九魔一魇’,也隻是‘七色魇’而已,若是此人修成了‘白光魇’,那可是數千年來所不曾有過的曠世魔頭了。”

  “老祖宗,‘白光大魇’很厲害麼?”翁大師在一旁吃着豬頭肉,插話道。

  “當然,魔分七等,赤橙黃綠青藍紫,最高階的紫魔之上便是‘七色魇’,如同衆星捧月。而‘白光大魇’則是天上的太陽,高高淩駕于衆魇之上,恐怕這塵世間已然再無敵手了。”胡不歸憂心忡忡的長歎一聲。

  有良聞言深鎖眉頭,沉默不語,自己曾經見識過白光大魇的厲害,那夜在鹽田漁村,他簡直就是秒殺七色魇――嶺南猿公。如此說來,即便是引其到了塔巴林寺,集衆人之力恐怕也是奈何不了。

  “若是鬼壺在手,興許可以從中尋找到戰勝白光大魇的方法。”胡不歸幽幽說道。

  有良的目光直視着他。

  “風後乃是中原祝由術的開山鼻祖,其臨死前将畢生功力以‘縮頭術’凝聚在了顱骨之中,古祝由術博大精深,神鬼莫測,可惜在民間早已失傳。小兄弟,你所說的‘藍月亮谷’虛空,難道隐居在裡面的那些高人也無法破解‘鬼壺’的秘密麼?”胡不歸疑惑的目光。

  “這個”有良尋思着,寒生是一名醫生,沈才華雖然身懷“祝由十八式”,但其不過是個小屁孩兒而已,啥也不懂。吳楚山人也好,賈道長也罷,算下來谷内并無修為極高之人,于是便坦誠答道,“是的,無人能夠破解。”

  “唉,真的是可惜之極”胡不歸歎息了一聲,問,“可知那隻白光大魇平時将鬼壺收于何處?”

  “此人十分的謹慎,鬼壺從不離身。”有良回答。

  胡不歸沉吟了片刻,說道:“大魇的巢穴在哪兒?手下共有多少人?”

  “大魇在恭王府的地下有座宮殿,俺曾經潛入進去救過人,巢穴既然已經暴露,估計他也不可能再回去了。此人從不露出真容,大口罩捂得嚴嚴實實,在京城内的勢力很大,政府部門内有些高官也都是其手下。”有良大緻解釋說。

  “如何才能找到此人呢?”胡不歸接着問道。

  有良搖了搖頭:“大魇曾經給俺打過電話,但顯示不出來他的号碼。”

  “嗯,隻能他找你,而你卻找不到他。”胡不歸點點頭。

  “京城裡還有一個極具勢力之人,功力可能與大魇不相上下”有良接着說。

  “這又是何人?”胡不歸詫異道。

  “蠱人。”

  “蠱人?”胡不歸疑惑的望着他。

  “這位‘蠱人’可來曆不凡,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六子,名叫李?鄭?在川北阆中蟠龍山的地下古墓之中蟄伏了一千多年,然後才破棺而出。此人若是能同我們聯手的話,對付白光大魇就增加了不少的勝算。”有良思索道。

  “那你知道此人的行蹤麼?”胡不歸聞言很感興趣。

  “俺媳婦曾經深夜在紫禁城内乾清宮見過他,‘蠱人’坐在清朝皇帝的龍椅上,不過殿内光線太暗,看不清他的相貌。”有良說。

  “又是一個不露臉的?”胡不歸似若有所思,嘴裡自言自語着。